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脱贫路上 一个都不能落下——我省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18-05-11 14:3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礼县良源果业合作社园内工人们忙着包装苹果

  在脱贫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这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省脱贫攻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省作为脱贫攻坚大战略的主战场,一场抢抓新机遇、勇啃“硬骨头”的产业扶贫“好戏”正在各地精彩上演,层出不穷的好典型、新经验将对推动解决贫困问题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马铃薯就是致富薯”

  清朝末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的一句“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让定西从此成为穷苦的代名词。如今,定西人民发扬“三苦精神”,以令世人惊叹的韧劲、干劲,坚持不懈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为自己的家乡打造出“中国薯都”的靓丽新名片。

  “定西有‘三宝’—— — 洋芋、土豆、马铃薯!”这句在定西民间颇为流行的话,轻松幽默地诠释了马铃薯在定西的分量。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马铃薯是定西人过去的救命薯、温饱薯,更是现在的致富薯、小康薯。”

  踏着乡间的皑皑白雪,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兴来到公司的育苗基地查看正在繁育的马铃薯种苗。凯凯农业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育繁推一体化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从2012年开始,凯凯农业公司每年向当地500户贫困户免费投放马铃薯脱毒微型薯400粒,每户当年可产脱毒优质原种200~300公斤;第二年可种植1~2亩马铃薯一级种,产量达3~4吨;第三年可供20~25亩的大田马铃薯用种,形成逐年递增、层级扩繁的几何效应。“今年公司在定西、白银等地建立标准化种薯繁育基地2.23万亩,带动贫困户1000多户,贫困户通过卖种薯亩均增收2000多元。”李永兴介绍道。

  与此同时,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探索出了一条帮助贫困户规模种植马铃薯的路子。该公司副总经理李仲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他们通过企业信誉担保,为多个马铃薯种植合作社和贫困户担保低息贷款,已累计担保贷款2.8亿多元,有效破解了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融资难题。位于安定区的另一家马铃薯企业—— — 甘肃巨鹏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订单保底价的扶贫方案,使农民不用扎本钱即可大规模生产。并通过与贫困户直接签订协议,在石峡湾、石泉、符川、香泉等乡镇建立马铃薯订单种植2万余亩,对贫困户以高于市场价0.1元/公斤的价格进行收购,带动15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70元。

  素有“千年药乡” “天下药仓”美誉的陇西县,近年来,县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9平方公里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园区的聚集辐射带动下,该县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28家,个体加工户3800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0万吨,销售额近百亿元。

   “让兰州高原夏菜卖向全球”

  寒冬时节,榆中县一片银装素裹。走进甘肃康源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列列整齐的蔬菜大棚就像一个个裹着雪棉被酣睡的婴儿。棚外雪花飞舞,棚内温暖如春。正在为农作物除叶的农户许园娣告诉记者: “以往农闲时节我就在家闲待着,自从有了产业园,我每年有9个月时间都在这里打零工,一年能多挣3万元,比我以前收入高多啦!”

  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应勇说,早在1993年,他在看电视时受到日本蔬菜可追溯源头这条新闻的启示,毅然从南方一家合资企业辞职回榆中创业,着手做起了现代农业产业,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无公害产品。目前,园区被打造成集特色高原夏菜种植、收购、加工、冷链配送、批发销售、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生态示范园,以创新蔬菜品种、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为主。一方面收购、网销蔬菜品种,另一方面为农户和合作社提供绿色蔬菜苗木,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同时,企业建立基站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点带面,鼓励村民返乡创业和土地流转,将精准脱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康源公司还计划打造千亩现代都市农业体验园田园综合体项目,营造出榆中生态自然、可赏可游农业的景观,从而加快农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为了把高原夏菜做出品牌、走出陇原,榆中县还大力发展集中收购、冷链运输储存和销售为一体的物流平台。在榆中县定远镇的一条不起眼的土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原来这里坐落着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以前,兰州地区的农户主要以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 — 我省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阴本刊记者秦子雯定西巨鹏食品公司的马铃薯种薯展台时政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16圆园18.2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亩均收入不到1000元。现经各级主管部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蔬菜种植面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目前一亩地收入5000元~10000元。”总经理杨得军说。该公司提出的依托冷链贮存、运输当地蔬菜,夏秋季集西北、卖全国、出东盟;冬春季集全国、卖西北、出西亚的经营战略彻底扭转了省内蔬菜销不出去的逆境。杨得军说: “我们的作用就是一手托市场,一手托农民和蔬菜种植企业。有了这个对接全国和全球的平台,就确保了兰州高原夏菜及时卖到全球。过去我们的农民种麦子,一亩地收入仅仅几百元。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榆中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哪里有高原夏菜,哪里就没有穷人!在高原夏菜种植大户集中的村子里,户均年收入20万元~30万元很平常,许多村民甚至开上了50多万的车!”

  “做电商,好处大着呢”

  礼县崖城乡山根村坐落在县城外的群山中,落雪后的山野美如一幅山水画。

  走进位于礼县盐官镇新合村的良源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子里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包装着苹果,办公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忙着在电脑上帮顾客处理问题和下订单,此起彼伏的淘宝旺旺提示音和敲击键盘的噼里啪啦声格外引人注意。

  礼县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石健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目前,礼县组建电商团队42个,发展应用电商企业(合作社)63家,开办网店2800个(含微店),新增1574个,进驻微平台40多个,发展微商3000人,礼县苹果全国代理约30000人。通过对苹果、中药材、樱桃、蜂蜜、核桃、花椒、胡麻油等农特产品的推广销售,已实现电商销售5.38亿元,其中线上交易2.66亿元。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双11”当天,礼县苹果在天猫、淘宝、苏宁等大型平台网络销售额达到442万元,比2016年销售额增加了近100万。仅良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家电商销量就达到6万余单,销售额高达231万元。

  良源果业专业合作社在2014年抢抓全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机遇,注册成立了甘肃良源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电子商务与传统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将礼县苹果形成植购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礼县大户带小户、富裕户带贫困户和农村电子商务对接精准扶贫的典范。

  “做电商,好处大着呢!”良源果业公司的电商客服石丹说, “我们家世代在礼县种苹果,以前外地商人来收购,我们要自己把苹果拉过去,客商不仅挑剔,一斤才给我们一块多钱。现在有了电商平台,自己不用费力气,敲敲键盘苹果就能卖到六七块钱一斤,就算小一点的苹果也能销往印度、孟加拉。我在这里工作一个月能拿3000元工资,跟公务员待遇一样嘞!”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合作社转型电商以来,为未就业大学生和富余劳动力提供多个就业机会。同时,该公司还利用电商产业利润空间大的优势,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广泛大量收购果农苹果,仅此一项就帮助果农增收100多万元。电商产业正在为山区群众架起脱贫致富的金桥。

  “冬天的牛吃上夏天的草”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广河县以“粮改饲”工作为抓手,把原来被群众废弃的玉米等秸秆经过青贮、黄贮,变废为宝,从实际出发实现了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具体诠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思路决定出路,从2015年开始,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临夏县“粮改饲”已初见成效。“几年前,农户们还不愿意‘粮改饲’呢。”广河县城关镇十里墩村村支书马忠海笑着说, “以前农户们种的玉米全部作为粮食用来销售,一亩地收入约2000元,现如今把玉米做成青贮和黄贮饲料来喂养牲畜,收入能翻两三番。”

  水泉乡园子村村民马福成一见到记者就赶忙展示手机里自家做青贮饲料的视频,提起“粮改饲”,他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挂着。马福成说: “县畜牧局派专家来我家帮忙修了一个大池子贮饲料,还引导我买了做全贮饲料的机器,现在冬天的牛也能吃上夏天的草了,长得更肥嘞!”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种饲草12亩,修建饲料池1立方米政府奖励50元钱,还有50%的农机补贴,目前家里年收入6万余元,2016年就脱贫了。

  和十里墩村一样,广河县的“粮改饲”试点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广大农户充分享受“粮改饲”带来的变化时, “粮改饲”项目也让一批玉米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寺后子农民养殖合作社、腾渊牧业、恒达众诚等6家企业成了玉米秸秆利用的领头企业。

  2017年,腾渊牧业、恒达众诚等6家企业流转土地近1万亩,农户不参与种植,可每亩分红1200元,直接分红1100多万元;寺后子养殖合作社、西域工贸公司等企业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利用精准扶贫贷款入股,农户不参与经营、不承担风险,每年1万元股金能分红1000元。同时,贫困户参与“粮改饲”后,提高种植效益,每亩地全贮后比销售玉米多收入400多元。农户们纷纷搭上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的特快车。

精彩推荐

  • 【陇人相】水上巴士驾驶员:母亲河畔的旅游名片打造者 【陇人相】水上巴士驾驶员:母亲河畔的旅游名片打造者
  • 绿洲蔬菜直供香港市民餐桌 武威民勤“鲜”人一步抢市场(组图) 绿洲蔬菜直供香港市民餐桌 武威民勤“鲜”人一步抢市场(组图)
  • 环保问题不护短 张掖这两家被央视曝光的企业整改咋样了(组图) 环保问题不护短 张掖这两家被央视曝光的企业整改咋样了(组图)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造血干细胞运送搭建绿色生命通道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造血干细胞运送搭建绿色生命通道
  • 甘肃煤炭大院片区棚户区改造 一只船小学面积将扩大1.6倍 甘肃煤炭大院片区棚户区改造 一只船小学面积将扩大1.6倍
  • 为救浙江白血病患者 甘肃小伙增重30斤完成骨髓捐献 为救浙江白血病患者 甘肃小伙增重30斤完成骨髓捐献
  • 图解:2018年高考6月7日举行 还有这些需注意 图解:2018年高考6月7日举行 还有这些需注意
  • 兰州:行人遇车祸受伤 交警脱下制服为其保暖 兰州:行人遇车祸受伤 交警脱下制服为其保暖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图解:建设美丽新甘肃 这个攻坚战要打
2   2018“马云乡村教育计划”申报截止 甘
3   甘肃省体育馆计划年底前竣工验收
4   奔马故里有巧手 武威凉州妇女多元创意
5   中央纪委通报曝光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6   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燃爆兰州音乐厅
7   兰州新区:共践绿色发展理念 携手打造
8   甘肃省百亿级高端交通装备造修基地在兰
9   让山村搭上全域旅游快车——平凉市崆峒
10   汪洋在甘肃甘南调研时强调:做好民族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