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话伏羲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造书契……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一)
关于伏羲的话题,中国史籍说了几千年,国人口头也传承了几千年。伏羲当是原始社会西部氏族部落一位伟大首领形象的放大。
传说总是富有人情味。天和地是由弟弟雷公和哥哥高比分别负责治理。一开始,兄弟俩倒也合睦相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高比有一双儿女,儿子叫伏羲,女儿叫女娲,十分讨人喜欢,一家人生活得很快乐。随着生活生产能力的增强,人类开始不敬奉天神雷公。一天,有户人家竟然把狗头当猪头供奉雷公。雷公大怒,整整6个月不下雨。于是,人们去求高比帮忙,高比偷来雨水,滋润土地。弟弟雷公很生气,就想用火雷劈死高比,却被高比用鸡罩活捉了(这种鸡罩,甘谷县白家湾乡古风台一带农村中至今仍有使用。材料是用藤条或竹篾子,编法内含六爻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奇妙无比)。高比捉到雷公后,把雷公关在铁笼子里,到了第二天,准备到集市上买香料,把雷公腌了当菜吃。临走时,特意嘱咐儿女:“记着,千万不要给他水喝。”
高比走后,雷公做出十分痛苦的样子讨水喝,量虽然由一碗变成一口,伏羲和女娲还是不同意。最后雷公说:“那么请去把涮锅水给几滴也好,我快渴死了!”小兄妹俩犹豫片刻,最后决定用涮锅的涮把蘸几滴涮锅水,给雷公喝。
雷公喝了水,非常欢喜,一用劲,就听轰隆一声巨响,雷公撞破铁笼子飞了出来。小兄妹俩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雷公拔了一颗牙齿,交给他俩说:“快拿去种在土里,如果遭了灾难,你们就藏在长出的果实里去,可以保你们平安!”说完,雷公就升天而去。高比买了调味品回家,发现雷公逃脱,不禁失声道:“大祸到了。”于是,他打造了一艘大船,以防灾难从天而降。小兄妹俩依照雷公的吩咐,种下了雷公的牙齿,牙齿竟然发芽了。到中午就长出了叶子,傍晚开花结果,第二天,果子长成了一个大葫芦,兄妹俩用锯子锯开葫芦,掏出了里面的葫芦籽,不大不小,正好容得下他们俩。第三天,风云突变,飞沙走石,暴雨从天而降。一时山洪暴发,洪水淹没了平原、丘陵。高比钻进了大船,小兄妹俩钻进了葫芦。洪水越涨越高,高比驾着大船,一直到达天门。他用手敲天门,敲门声响彻天空,天神害怕了,急忙喝令水神退水。倾刻间,雨止风停,洪水一落千丈,大地露了出来。但高比的大船却从天空跌落在地上,摔得粉碎,高比也死了。
(二)
葫芦落在了昆仑山上(昆仑山,即现在甘肃东南部的西秦岭山区。昆仑山的名称一直向西延伸,祁连山也曾被说成是昆仑山)。兄妹俩从葫芦里出来,埋葬了父亲。大地经历了这次洪水后,人类被灭了,小兄妹俩靠辛勤的劳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时光苒荏,转眼间他们都已长大成人。但他们感到很孤独,因为再没有其他人跟他俩说话,并且如果他俩死后,世上就没有了人,那么,这么美好的世界让谁看呢?于是伏羲提出和女娲结婚,繁衍人类,但妹妹却不同意,说:“我们是亲兄妹,怎么可以结婚呢?”伏羲说:“如果我们不结婚,世上就不会再有人类了。”女娲一想也有道理,但还想再看一看天意如何,便向上天占卜。占卜共进行了3次,第一次伏羲、女娲在南北山上各点一堆火,如果升在空中的烟绞合在一起,就可以结婚。火着起来后,烟很快便绞在了一起。第二次兄妹俩在南北两山往河谷地带滚石磨盘,到河谷后如果两块磨盘贴合了,就表示可以结婚,结果磨盘也贴合了。第三次妹妹提出说:我在前面跑,你在后面追,如果追到我,咱俩就结婚,如果追不到就不能结婚。兄妹俩绕树跑了起来。妹妹机灵敏捷,哥哥追了好久总追不到。但伏羲智慧过人,他追着追着,猛不防把身一转,气喘吁吁的妹妹就一头撞进了哥哥的怀里,再也无法挣脱,他们就结婚了。
兄妹成亲不久,妹妹就生下了一个血红的肉球。夫妇俩觉得好奇,便拿刀子将肉球切成细小的碎块,把它包起来,带上天梯去玩。刚到半空,一阵大风吹来,把肉末吹得雪片似的飞向大地。更令夫妻俩惊讶的是,这些肉末落到地上便都成了人,落到什么地方,便以那地方事物的名称为姓氏。就这样,世上又有了人类,一切的故事便开始了。
(三)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一是教民做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是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是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是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是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是创制古代历法。
但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乡西部的卦台山,相传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他就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有一天,他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思索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他画出了八卦。
八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
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打开了天水远古文明的大门。
(四)
天水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以及全国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天水境内出土的两件珍贵罕见的人面鲵鱼(原始龙)彩陶瓶与伏羲“人首蛇身”(龙身)惊人的相似,对照著名的秦安大地湾遗址,都为天水即“羲皇故里”作了最好的诠释,也说明这一地域是中华祖龙的发祥地。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按甘肃御史许翔凤建议朝廷,获准将国家投资拟建于卦台山的伏羲庙改建于秦州城,秦州正式取得建庙权。从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始,在成化朝的基础上大建伏羲庙。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全面整修,终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成为全国性的祭祀中心。礼部还专门制订程式化祭文,颁行秦州,以示朝廷对秦州伏羲庙的重视。清康熙《秦州志》对此有详尽描述:“是庙也,台殿崔嵬栋宇闳丽,又植柏九十株,周以崇垣,北负天靖山,南带耤水而揖南山,东约鲁谷水,西引赤峪,实为陇西胜概,天水圣域云。”清代前后5次重修,现在所见庙宇景况即是清德宗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年—1887年)最后一次重修后的遗存。
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庙宇呈宫殿式建筑模式,庄严肃穆,气度不凡。由南向北,戏楼、“开天明道”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院落重重相套,三进四横轴对称发布,规整划一。主体建筑先天殿面阔7间计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伏羲大殿。雄踞宽阔的露台之上,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天宫宝刹,高贵典雅,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建筑风貌。其隔扇门窗雕以盘龙、团凤及各种吉祥图案,顶棚藻井及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及河图先天八卦图,别具特色。因历时久远,色彩斑驳,颇具沧桑感。
伏羲居三皇之首,为中华第一帝,历代奉祀钦崇有加。明代由地方官负责,一年两祭。参与表演的乐舞达518人、乐器166件,盛况空前。
相传农历五月十三为龙的生日。自1989年开始,天水市人民政府正式主持举办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节。每次节日开幕,先由政府主持公祭,而后群众自行祭祀,礼乐具备、隆重热烈。2005年,升格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祭祀。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首次实现海峡两岸共祭。2017年6月22日,天水伏羲庙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每年都有许多港澳台胞、东南亚华人前来瞻拜伏羲,寻根问祖,一些国际友人也前来旅游观摩。祭典和文化交流、商贸活动同时进行,为振兴天水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