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改革开放陇原纪事——40年后的他们

19-01-11 17:5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编者按:40年来,甘肃国民经济总值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110倍。甘肃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了66倍,农村百姓的收入增长了80倍,实现了从温饱向全面小康的迈进。40年来,我省已有18个县(市区)脱贫摘帽,实现了历史上贫困县数量第一次的净减少。40年来,在曾经“三分山,三分沙,两分草,一分田,一分林”的陇原大地上,林地面积已经超过土地总面积的23%。这些转变,他们,是亲历者、见证者、拓取者和实践者。这40年,是实现伟大跨越的黄金时间,亦是人生旅途最精华的岁月;40年后,当年时代的弄潮儿已开始安享晚年,曾经的破败老村已蜕变为最美乡村。而在这一个个变化中,不变的,是甘肃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

  本刊记者 黎明 张梦

  哈达铺:从全省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公社到大步迈向全面小康的乡村

  40年前,哈达铺公社下罗三队的社员们“偷偷”作出一个决定——把全队的20亩当归地全部划分给社员,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年,下罗三队的当归获得了大丰收。次年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哈达铺公社党委以“1号红头文件”形式印发各大队党支部、生产队推行“包产到户”做法。于是,哈达铺成为甘肃第一个包产到户的公社,开创了全省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包产到户后的哈达铺人民紧跟着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阔步向前迈进。如今40年过去了,哈达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收入大幅增加,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曾经温饱都难以为继的下罗村也早已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截至今年年初,全镇还有1600多户贫困户。

  进入新时代,哈达铺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探索起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打造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从当初的包产到户,到如今农民既能享受到土地流转收入,又能当“股东”拿分红,哈达铺镇的历史与今天,是甘肃乃至中国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生动写照。

  大坪村:我省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 这是40年前安定乃至定西农村的真实写照,山干水枯人穷苦。如何“吃饱肚子”是定西每一届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更是包括大坪人在内的所有定西人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坪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靠三辆独轮车起步,人背肩挑改土造田,建成甘肃省第一批人工梯田,有效解决了最迫切的吃饭问题,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大坪人继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不断探索贫困山区发展之路。2000年,大坪村在定西市安定区率先稳定解决温饱。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坪村更是迈入了发展快车道,收入节节攀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成为定西市浅山区生态小康第一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甘肃省民主法制示范村”。

  青江驿:全省包产到户“第一村”阔步走进新时代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大地。几乎在同一时刻,定西市青江驿公社青江驿大队22岁的大队会计刘乾统,联合几户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搞起了“大包干”。他们把地分了,牲口分了,农机具分了,甚至柴草、门框子都分了。刘乾统等农民的做法在全县引起了轰动,被人们戏称为“一夜政变”。

  地还是那些地,不过变换了主人;人还是那些人,不过自主经营了土地。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换来了满山的嫩绿、满川的金黄和农家院里朗朗的笑声。

  经过40年的砥砺前行,青江人从种下改革第一粒种子到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经历了划时代的变迁,也让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山区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近10年来,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大量土地撂荒了。”如今,土地零碎分散经营、利用率不高、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村“两委”的鼓励带动下,代家湾村已开始尝试流转土地搞合作化规模经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如今的青江,思想不断解放,改革逐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陇原大地,青江人也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描绘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春天,迎接着新时代一个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樊锦诗:用一生守望敦煌的“敦煌女儿”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出生上海,北大毕业。25岁,她青春正盛,却只身前往敦煌;30岁,她和风沙争分夺秒保护文物;40岁,敦煌终于通电,不用依靠手电照明;60岁,她任敦煌研究院院长;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她见证了敦煌的许多重要时刻,她的一生就是一部“敦煌现代史”。

  为了保存和延续敦煌文化,樊锦诗总想做的更多一些。1998年,她任敦煌研究院院长,首次提出国际合作,利用先进技术监测洞窟环境,抵御沙漠侵袭。

  几十年的努力下来,成绩也十分骄人。敦煌研究院虽地处荒漠,拥有的博士生数量却在全国文物保护界位列第一;敦煌在世界文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只为一睹敦煌的倾世容颜。

  经过10年的探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成立,游客不进入洞窑就能看到敦煌;《千年莫高》《梦幻佛宫》相继放映,用电影和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洞窟的承载量。

  此外,樊锦诗还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了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2016年4月,“数字敦煌”网站上线,游客不去敦煌也可以参观30个经典洞窟、4430平方米壁画。

  也许莫高窟终将生病、老去,而这些数字影像将长留人间,延续着莫高窟的神奇传说。近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拟表彰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樊锦诗名列其中,她也是我省报送中央唯一的人选。“敦煌女儿”樊锦诗,用她一生的守望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爱戴。

  高学兰:敢为人先的全省第一个“养鸡专业户”

  20世纪80年代的大幕刚刚拉开,“高学兰养鸡对不对?”成了千里陇原争论的焦点。

  高学兰是兰州市西固区陈坪公社的一位普通社员,1979年,她养了近200只鸡,生产鲜蛋750公斤,收入1000多元。第二年,生产队收回了她的自留地,理由是参加集体劳动少了。

  那么,高学兰养鸡到底对不对?《甘肃日报》以此为题,组织全省各界人士,在一版显著位置展开了讨论,继续解放思想、放手发展农村专业户成为当时舆论的主流。1980年7月9日,《甘肃日报》刊发了《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的探索——从高学兰养鸡谈起》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篇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回答了如何看待农村专业户这一新生事物,阐明了农村专业户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有了省委机关报的支持和鼓励,高学兰吃下了定心丸,她扩大养殖规模,到1982年,高学兰家的存栏鸡已达到800多只。就在那年,高学兰成了村里的“万元户”。

  经过四十年的风雨洗礼,高学兰所在西固的城中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绿化美化一应俱全,宽阔的马路修缮一新,大部分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高学兰也由养鸡转为了办废油加工厂、开汽配商店。在多年的奋斗中,高学兰作为我省改革开放的典型,曾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并先后获得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多种荣誉称号。回想起当年的经历,高学兰充满感慨:“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宋有年:用一生践行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的全省最早入党的私营企业主

  宋有年,这个从砖瓦匠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是改革开放后我省最早入党的私营企业主之一。

  1988年,他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上入党申请书。有人觉得吸收一个“老板”入党不合适。1991年,宋有年第二次递上入党申请书,支部讨论时争议仍然很大。宋有年没有灰心。1994年,他第三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终于被通过了。

  从那时候开始,做一名好党员回馈社会便成了萦绕在宋有年心中的大事。据不完全统计,宋有年创业致富以来,为兴教助学、打井修路、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2000多万元以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好评。

  遗憾的是,宋有年于今年3月11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猝然离世,享年67岁。

  从11年前正式退休,直到去世,宋有年为响应国家推进沙产业发展的号召,毅然将前期积累的工商资本投入到沙产业及生态环境保护上,在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抬头不见鸟,低头不见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石岗墩滩上,种草植树,改善生态。并先后荣获 “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甘肃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同时示范园区也先后获得张掖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甘肃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殊荣。

  宋有年用一生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2018年第12期

精彩推荐

  • 永昌县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达成藜麦“航天级食品标准”合作协议 永昌县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达成藜麦“航天级食品标准”合作协议
  • 稳增长 防风险 惠民生——天水市财政局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规范管理工作综述 稳增长 防风险 惠民生——天水市财政局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规范管理工作综述
  •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天水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天水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 
  • 带你品尝舌尖上的天水味道 美食攻略请收好 带你品尝舌尖上的天水味道 美食攻略请收好
  • 四十载熔铸法魂 新时代迈步启程 ——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侧记 四十载熔铸法魂 新时代迈步启程 ——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侧记
  • 甘肃天水旅游攻略,这些景点不容错过 甘肃天水旅游攻略,这些景点不容错过
  • 【天水老手艺】靳长生和他坚守的竹编技艺 【天水老手艺】靳长生和他坚守的竹编技艺
  • 兰州市第四届小学生围棋赛落子 兰州市第四届小学生围棋赛落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