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化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前世今生

19-08-01 17:24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环县道情皮影戏,又称陇东道情皮影,民间俗称“牛皮灯影子”或“老道情”,也有叫“牛皮娃娃”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陇东道情皮影以环县为中心,流行于华池、庆城、泾川和宁夏盐池、固原、灵武、银川等地。

  据史料记载,我国“素纸雕簇”始于汉代,和汉武帝还有些关系呢!据《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死了爱妃李夫人,十分思念。有个叫少翁的方士说他能让武帝见李夫人,晚上他设一帷帐,将提前用“替英之石”刻成的李夫人像放在青纱帐里,然后用灯光照射,帷帐上显出李夫人的身影,如真人“还幄坐而步”,武帝见后惊喜不已。至隋唐时随着佛教变文的的兴起,影人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完备的影戏。北宋初“绘革社”的出现,皮影戏趋于成熟,大概在这时以皮革制作的影戏才真正出现。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九真》《承天》等道曲。后配以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道情”。陇东(环县)道情的形成大抵也是如此,最初起源于寺庙音乐,后经民间艺人的改造,遂成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当道情和皮影结合之后,道情便由说唱性向戏剧性转变,形成了以皮影表演为形式、以道情为演唱曲调、借鉴戏曲叙述与演唱手法的新兴艺术形式——“环县道情皮影戏”。

  据记载,明代环县就有道情皮影戏班活动。清末,环县洪德人、一代宗师解长春对道情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剧目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完善,并且带出了众多艺徒,使这一民间艺术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为此后道情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县道情皮影是地方曲艺中的一种傀儡戏。舞台的主体为“纸亮”。纸亮,也叫“亮子”,即影幕,是舞台的主体,大约宽2.33米、高1.67来,多用纱罗或细布做成,白色,也有用纸做的。戏剧中的人物、布景、道具,俗称“线子”, 造型丰富精美,俱用优质牛皮精心刻制,着色而成,表面平滑,色彩鲜明,光亮透亮。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其它殿堂、帅帐、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影偶规格一般有两种,一为“寸线”,高约20~30厘米,一为“尺线”,高约36~40厘米。每一件影人由“头脸”和躯干两部分组成,头脸和“服饰”如普通舞台戏一样,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脸面”和“装束”,不同的是这脸面和装束不是“画”或“穿”上去的,而是刻制成的。

  影人的结构大致分为头、双臂、双手、上身、下身、两腿几个部分,关节结合部位可以活动,以便表现各种动作。表演动作是由“签子”调动的,每个影人的胸部和两手均联有签子,共3根,作为表演操纵之用。布景、道具,通常叫“底扎子”,一般有宫殿、楼台亭阁、花草树木,车船、山水、云彩、鸟兽之类。道情皮影在乐器伴奏上,自从解长春改双弦为四弦以来,管弦乐和打击乐都有所增加,有板鼓、爆鼓、战鼓、渔鼓、简板、号、大小锣、大小钗、唢呐、笛子、二胡、碰钟、梆子、笛呐、四弦等十几种伴奏乐器,演出时统统集中于后台。音乐唱腔别具一格,既欢快流畅、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句尾有长长的拖腔(称“簧”),拖腔之上众人帮和(称“嘛簧”),使整个音乐变化多样、跌宕起伏。道情皮影的音乐设计,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唱腔调式独特,其道白也别有韵味,常在尾宇拖腔,导入演唱。其滚白尤为独特,配有特别的衬腔乐曲,曲调旋律性极强,具有明显的佛道诵经色彩,听起来柔缓悲切、情深意沉。

  演出时,观众坐在“亮子”前面,表演者均在“幕后”。一般为4~6人组成,大的影班也有十一二人的。影班中最主要的是挑签人,也叫挑线人。挑线者俗称“前台”,是戏班的灵魂和核心人物。挑签人在幕后前台,担任剧中各种角色的演唱,并根据唱词的内容,操纵影偶,表演出各种动作,穿越天上人间,叙说中国故事,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栩栩如生。其余影班成员分执各类乐器伴奏,兼顾次要角色道白,并配合演唱者应声和嘛簧帮腔。前台主演挑线者不但对剧中人物的生旦净丑、善恶忠奸的道白演唱和后台乐队吹拉弹打通晓娴熟,而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出现走音跑调、乐鼓不谐时,即以手势或表情、眼神暗示指挥,而纸亮外的观众毫无觉察。挑线人统揽全局,手灵嗓亮,文武场伴奏按部就班,配合默契。道情曲调尤以“嘛簧”(又称帮腔)最具感染力,每唱至高潮处,根据固定格式,主唱领起,全体合声,气氛热烈,群情振奋。

  皮影多在庙会和冬闲时演出。由于行装简单,一头毛驴两只箱子就够了,所以又称为“一驴驮”,最适宜山区百姓娱乐,而且演出地点多数在群众居住的黄土窑洞中。皮影在窑洞演出,冬暖夏凉,收音聚光,既便利又别具乡土情趣。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吼塌窖”。旧时,环县的一些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皮影是惟一的娱乐形式。两三个村子一个“社”。社有庙会,白天演木偶(称“掷儿”)戏,晚上演皮影戏,每村3~7个晚上。这种“冬牛王会”十分红火。

  环县道情皮影在建国后有较大的发展,在上世纪50年代3次进京参加观摩演出或会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在陇东(环县)道情的基础上诞生了陇剧。新时期以来,环县道情皮影艺人改造了原来的灯光设置,在“戏人”的制作上也比原来进步了许多。90年代初仅环县就有皮影戏班83家。新世纪以来,环县皮影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产业。尽管环县道情皮影也有后继乏人之忧,但改革开放也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多次出国或到外地演出,受到热情赞扬,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

  (本文第一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第二作者系甘肃省民俗协会副会长)

精彩推荐

  • 【传承乞巧优秀文化 凝聚脱贫精神力量——聚焦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千年乞巧生生不已 兼容并蓄筑梦小康 ——我市乞巧文化保护传承纪实 【传承乞巧优秀文化 凝聚脱贫精神力量——聚焦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 千年乞巧生生不已 兼容并蓄筑梦小康 ——我市乞巧文化保护传承纪实
  • 【美丽天水乡村游系列之四】多情山水 绚丽党川 【美丽天水乡村游系列之四】多情山水 绚丽党川
  • 武山县组织收看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冲刺清零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武山县组织收看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冲刺清零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天水市委政法委调研武山县政法重点工作 天水市委政法委调研武山县政法重点工作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6)】聚焦定西两会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6)】聚焦定西两会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5)】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5)】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8)】一带一路 兰州走进北部湾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8)】一带一路 兰州走进北部湾
  •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7)】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系列展播(37)】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