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追梦新时代——十四个市州发展成就展示

19-10-12 11:07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兰州:国内外游客增长最快的“网红城市”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快速发展,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跨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1978年,兰州地区生产总值为21.8亿元,1992年、2010年先后突破百亿、千亿大关,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2732.94亿元,在全省的首位度不断提升,2018年达到了33.14%,为近15年来最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兰州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14元、12368元。

  70年来,兰州市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跨上100亿元台阶,2009年突破500亿元,2018年达到1474亿元。

  2016年12月,兰州市委、市政府致力于“兰州黄河风情线5A级大景区”建设,把兰州加快建设成为西部“黄河之都”“山水名城”“生态绿城”。据统计,2018年前来大景区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达到了6721.9万人次,同比增长23.7%,占当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22.26%。兰州市实现旅游收入594.1亿元,占当年全省旅游收入的28.84%。今年上半年,前来大景区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达到了3690.1万人次,同比增长29.2%。兰州成为国内外游客增长最快的十大“网红城市”之一。□

  嘉峪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跑全省

  嘉峪关自1965年建市以来,依靠“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不懈坚持,在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绘制出一座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城市规划面积由1985年确定的60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70.4平方公里;一批现代化住宅小区、高品质教育和医疗机构、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城市综合体等民生和商业设施林立其中,飞机航线通达14座城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全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93.65%,在全国也位居前列。2017年11月,嘉峪关市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783元;到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29元、19291元,领跑全省。教育方面,入园难、入学难、校舍旧、安全差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全市70%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向了民生领域;开通覆盖农村所有行政村的公交线路,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建市以来,嘉峪关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奋斗的恒心,先后建成公共绿地110多处、2696公顷,城市公园14座、人工湖20余座。目前,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2%和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5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7平方米。□

  金昌:拥有“中国镍都”等六张特色名片

  金昌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198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昌市以来,金昌人民秉承“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金昌市拥有六大特色名片。第一张名片是“中国镍都”。1958年,随着一块富含镍铜等有色金属的孔雀石的发现,拉开了共和国镍工业基地建设的序幕,一举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铂的历史,金川集团公司也进入世界五百强。第二张名片是全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金昌市2015年2月捧回了全省第一块“全国文明城市”牌子。第三张名片是循环经济“金昌模式”。经过几代人持续探索实践,形成了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科技引领支撑、园区承载集聚、机制创新保障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列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第四张名片是文化旅游新城,在戈壁滩上建起了罕见的田园花海,建成全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一期项目,下一步将建设中国航天员地外生存训练基地与科研中心,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独具特色的精品示范工程。第五张名片是优质农产品产地,金昌高原夏菜和永昌羊肉两个品牌享誉省内外。第六张名片是生态宜居城市。经过努力,昔日矿区小镇进入了全国宜居城市百强行列。

  2018年,全市实现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45.65亿元,同比增长8.7%,占GDP比重17.28%,今年上半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全省第一。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7.99亿元,同比增长10.2%,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72亿元,同比增长13.6%。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8.52%。□

  酒泉:人均生产总值达中等偏上国家发展水平

  70年来,酒泉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各项资源,在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领域取得了多个第一;同时,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2018年,酒泉市实现生产总值597亿元,是1949年的1200多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世界银行确定的中等偏上国家发展水平,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更加雄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

  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酒泉市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为契机,加快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敦煌旅游、沙漠胡杨林等十大重点景区,敦煌文博会、张芝文化艺术节等十大品牌节会,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18年分别达到3200多万人次和310多亿元,人均旅游花费973元,全省排名第一,文化旅游产业已成支柱产业。

  西部大开发以来,酒泉市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亚洲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到全国的5%。党的十八大以来,酒泉形成了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煤化工、硅材料等同步发展、多点开花的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进入新时代,酒泉大力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累计建成戈壁生态农业6万多亩,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40万亩。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行动,贫困县和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45%,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张掖:财政收入增长4736.5倍

  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从艰难困苦到富足安康,从戈壁荒山到湿地丹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张掖市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民生锦绣画卷,经济社会逐步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态势发展。

  1949年,张掖市生产总值仅有3100万元,1970年突破亿元关口,2005年跨上100亿元大关,2010年突破200亿元,2018年达到407.71亿元,是1949年的1315.2倍,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发展。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加115.7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0%。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由2012年第8位上升为2018年第7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6.50:34.76:38.74调整为21.86:22.27:55.87,一、二产业占比分别下调4.64和12.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7.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05.9亿元上升为2018年的176.05亿元,年均增长8.8%。

  7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升。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仅为56元,1978年达到257元,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跨越万元大关,2018年达到33105元,是1949年的591.2倍。

  1949年~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由128万元增加到60.64亿元,增长4736.5倍,年均增长13.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94年的1.14亿元增加为2018年的27.84亿元,增长23.42倍,年均增长14.24%。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壮大,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财政支出由1953年的277.76万元增加为2018年的184.22亿元,增长662.2倍,年均增长10.51%。□

  武威:走向小康的“铜奔马故乡”

  近年来,武威市在经济、民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第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武威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9.27亿元,居全省第6位,总量是1949年的1062倍。一、二、三产业占比为25.7∶28.1∶46.2。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投资58.5亿元的全省最大PPP项目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投资37.09亿元的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第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武威市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贫困村种植特色作物25.88万亩。天祝县种植藜麦6.4万亩,食用菌年产量达1.46万吨,被誉名“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到2018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25.72万人下降到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43%下降到1.81%。第三,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武威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新时代愚公精神,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防沙”,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武威段150个问题和项目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县级初验和市级认定,正在开展省级复核。□

  白银:从惊天一爆到转型跨越

  作为新中国有色工业的摇篮,白银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白银先后建成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煤集团、甘肃稀土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从惊天一爆到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如今已建立起完备多元的现代工业体系。

  为了支持白银城市转型,2008年国家把白银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并先后将白银纳入兰白科技改革试验区和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域,开启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转型之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工业集中区“一区六园”成为工业聚集的良港。

  现在,昔日荒凉的郝家川蝶变为兰白都市圈副核心带,旱平川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会宁迅速崛起为闻名全国的状元县、小杂粮之乡、肉羊之乡,景泰成为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古城靖远旧貌换新颜,堪称“塞上小江南”,一个有色彩、有温度、有温情的新白银正在加速崛起。

  白银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十元提高到2018年的29470元、9057元。随着今年会宁、靖远脱贫摘帽,白银人民将彻底告别贫困,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70年间,白银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4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244公里,铁路里程达到41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白银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黄河水和大工大农“三大优势”,着力打造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全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西部创新发展“三个高地”,集中破解脱贫攻坚、基础建设、生态环境、科技、人才“五个瓶颈”,聚力做强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城市建设“五大领域”,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天水: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天水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2.05亿元,是1949年的47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8亿元,是1949年的1517倍;大口径财政收入162.52亿元,是1953年的87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81元,是1949年的12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93元,是1949年的92倍。

  特色产业全面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93∶1∶6调整为2018年的14∶30.7∶55.3。2018年全市果品、蔬菜、畜牧业产值分别达到87.5亿元、88亿元、85.1亿元,劳务收入达到145.6亿元。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65亿元,是1949年的3564.9倍。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42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3.3亿元;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36.12亿元。

  基础建设持续发力。113个乡镇和2491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2468个建制村通公交车。铁路运营里程445.8公里。天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8万人次。

  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20%左右提高到36.45%,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79和25.12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4.62%、38.95%。近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市级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项目和解决民生问题。全市各类中小学达到3164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1%、97.29%、92.79%。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分别比1949年增长477倍、2776倍和66倍。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0.93平方米、30平方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和养老保险续保率分别达到98.7%、97.67%,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4.75岁。□

  平凉:国内生产总值70年增长700多倍

  平凉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曾经演绎了黄帝问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汉武西巡等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等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内资源相对富集,有首批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世界养生大会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来,平凉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顺利完成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平凉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70年来,平凉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平凉市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大做强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建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平凉市GDP从1949年的0.5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95.17亿元,增长了700多倍,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76元,增长了300多倍;地方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595.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亿元,增长512倍。□

  庆阳:经济实力全省第二

  70年来,勤劳淳朴的庆阳人民大力弘扬南梁精神,艰苦创业、不懈奋斗,战胜诸多艰难险阻,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经济实力节节攀升。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708亿元和3.1万元,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00倍和470倍,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二。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157.7亿元和251.7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600多倍和2100多倍。

  城乡颜值不断刷新。城镇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增加到12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6.1%提高到38.4%,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用上了动力电,喝上了自来水,拉上了宽带网,看上了卫星电视。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62公里达到了现在的近1.2万公里,100%建制村通了硬化路,两条高速公路和银西高铁穿境而过,庆阳机场连通国内10座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46元和8862元,比1986年增长了40多倍。农民群众从土窑洞搬进了砖瓦房,有的还住上了小洋楼,农村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平方米和25平方米。高档手机、智能家电、小型轿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定西:巨变改写历史

  曾经的定西以贫困出名,今天的定西以巨变瞩目,改写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谱写出属于定西的新时代华章。

  一是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接近小康”的转变,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截至目前,贫困人口由1983年底的170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23.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9.12%,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二是实现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的转变,改写了“干旱缺水灾贫叠加”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定西人民持续实施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治山治水、种草种树、改善生态助推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全市林地总面积100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4.3%,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不足6.1%增加到1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57.1%。

  三是实现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的转变,改写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历史。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2元,其中60%以上来自产业收入。全市组建龙头企业1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720多个,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以“三变”改革等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增收。

  四是实现从“积贫积弱”到“安居乐业”的转变,改写了“出门两脚泥进门煤油灯”的历史。从不通火车到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纵横贯通,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镇全部通油路,建制村均通沥青(水泥)路,乡、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城乡居民吃水难的问题彻底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6%;29.15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陇南:“电商扶贫”享誉全国

  70年来,陇南地区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54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379亿元,增长了700多倍;陇南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市区、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古老的陇南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陇南群众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改善,群众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陇南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典型代表。陇南把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以“弱鸟先飞、至贫先富”的勇气和“敢死拼命”的精神向贫困发起总攻,探索出了片区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等多条有效路子,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30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18.4万人,累计减贫11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至7.8%,两当、成县、徽县3个县高质量脱贫摘帽,934个贫困村退出,先后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全国十佳精准扶贫创新城市”等荣誉称号,成县被国家扶贫办公室确定为全国3个脱贫攻坚成就经验总结示范县之一。

  曾经,大山深处的陇南人民饱受没有文化之苦,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陇南的文盲率高达26%,是全省的2倍、全国的4倍。如今,陇南全面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今年陇南市普通本科上线人数超过1万人,有7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陇南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乞巧节、池哥昼、高山戏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在书法、美术、音乐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艺术人才,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获得多个“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

  甘南:走向世界的“九色香巴拉”

  在1953年建州前,甘南基本是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工业是空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过70年的发展,经济从单一结构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经济实力实现质的飞跃。2018年,甘南州地区生产总值155.73亿元,是1949年的519倍,大口径财政收入19.18亿元,是1953年的5812倍。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个十百千万”工程,使“九色香巴拉”品牌享誉国内外。文化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18年接待游客12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7.04亿元。

  建州以来,甘南州实施了一大批管全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项目,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夏河机场通航,临合高速通车,县县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西成、兰合铁路年内有望开工建设。安全饮水、电力、通讯、市政、网络、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全覆盖。以合作市和七县城为代表的一座座草原新城拔地而起,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34.52%,城镇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前,甘南州社会发展程度低,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十分落后,建州初全州人口文盲率高达95%。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大兴各类教育,全州已建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到2018年底,共有各类学校429所,在校学生达12.4万人,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4%。

  甘南州围绕就业、社会保障、上学、看病、住房、行路、用电、饮水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州初期,全州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20元,2018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77元,是1949年的452倍。□

  临夏:40年减贫140余万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临夏州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谱写了一曲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瘠走向繁荣的华彩乐章。在近40年的扶贫历程中,临夏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0多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绝对贫困的帽子即将摘掉,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3.3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3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2%下降到8.97%。

  1956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初期,全州人均收入仅有46元,到去年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834元和6817元。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与1956年相比,201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55.35亿元、增长1038倍;大口径财政收入32.34亿元、增长534倍,农业总产值59.7亿元、增长95倍。建成了一大批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康临高速、临合高速、兰州至永靖一级公路相继通车,同时,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公共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人均受教育年限从不到1年提高到8.1年,青壮年文盲率从90%下降到1.32%,办成了自治州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临夏州坚持用党的旗帜团结、引领和凝聚各族群众,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深深植根在各族群众心中。2016年,临夏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李玉进深入文投公司调研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李玉进深入文投公司调研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 刘世儒院长简介 刘世儒院长简介
  • 裴正学教授简介 裴正学教授简介
  • 兰州:三代同框一个家 从“小家”变化看时代变迁 兰州:三代同框一个家 从“小家”变化看时代变迁
  • 甘肃敦煌地质公园并重保护与开发 融文化遗产科普地学 甘肃敦煌地质公园并重保护与开发 融文化遗产科普地学
  • 成少平带队到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就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进行现场办公 成少平带队到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就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进行现场办公
  • 成少平带队督查东柯大道及街亭出口至温泉旅游公路建设保障工作 成少平带队督查东柯大道及街亭出口至温泉旅游公路建设保障工作
  • 成少平带队现场督查恒大东柯新城项目推进建设情况 成少平带队现场督查恒大东柯新城项目推进建设情况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