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让冰冷的青砖变得鸟语花香
临夏,是一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有响彻西北的“花儿”,更有让人看了赞不绝口的各种砖雕。无论是民居宅院、官廨公馆、社庙,还是那楼榭亭台上的廊沿里,山墙影壁、甬道门洞上到处都能观赏到精美绝伦的砖雕。这些砖雕,把临夏点缀得古朴而典雅。
古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
临夏位于甘肃省中部及西南部,为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这里聚居着汉族、东乡族、回族、藏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独特的文化潜藏着独特的价值。在临夏这片土地上,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和谐相处,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持着各自文化的独立性。其中的砖雕艺术毫无例外地体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和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堪称古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
“砖雕之乡”名不虚传
临夏是有名的“砖雕之乡”,素有“南有徽州,北有河州”之盛誉。临夏砖雕源于北宋,明、清两代是兴盛时期。1949年后曾一度冷落,近20年又得以复兴。
在河州浩如烟海的砖雕作品中,临夏东公馆的砖雕艺术堪称一绝,是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地方之一。东公馆院内,大小189幅砖雕是著名艺人绽成元及其门徒之作,图案各具特色。
临夏县境内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中的砖雕饰物,就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临夏砖雕实源于秦汉,是当时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
据考古发掘,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代,精美的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堪称河州现有砖雕的精品。影壁两边为凤凰来仪,中为墨龙三显。观此影壁,浅浮雕墨龙,忽隐忽现,阴云漠漠之中,纳云吐雾,夹带雷声,有大雨骤至之感。
解放初期,临夏砖雕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其中红园、大拱北等地最为集中。红园一字亭南侧照壁上的《泰山日出图》,采用传统国画技法,画中两峰巍峨对峙,中间石径奇险,更有宝塔耸立,使观者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北侧照壁上的一帧《石榴双喜图》更是玲珑别致,惹人喜爱,石榴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一双喜鹊似已饱尝了那珍珠似的石榴,正在举起一只爪子,擦去尖喙上的残汁。高明的构思、精湛的雕工,把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地再现在几块青砖之上,令人叫绝。
砖雕制作工艺多样
临夏砖雕从制作工艺上讲,有捏活和刻活之分。如今还出现了水泥雕等新形式。
捏活,用黏土泥巴捏成各种造型然后入窑焙烧而成。这种作品的特点是独立成形。
还有一种是刻活,这种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进行雕刻之前,首先要制成适用的砖,砖是用黏土打成坯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烧好后的砖坯还要进行打磨到使砖体光滑平整。其次是构图,又称打坯,就是用笔在砖坯上画出要雕刻的纹样。这需要制作者做到胸有成竹,其中一些简单的纹样或技艺高超的艺人,可以不用画稿即可凭经验雕刻。接下来就是雕刻了,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种类。一幅砖雕的图案往往层层叠叠,内容丰富又不杂乱。复杂的雕刻完成之后,会有许多不光洁之处,这时就需要用糙石逐步磨光,将纹饰内外的粗糙之处打磨平整、精细。最后再进行一番修饰,整个砖雕过程就完成了。
让冰冷的青砖变得鸟语花香
临夏砖雕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台阶、下槛、屋脊等处,雕刻题材多种多样。
大致分为花草树木类、山水风景类、宗教类、动物类、博古类、器具类、书法类等。其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属松、竹、梅图案。松、竹、梅被喻为“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人精神、气节的物化表现,有着独特的文化积淀。
在临夏的装饰图案中,龙、凤、鹿、狮等吉祥瑞兽比较常见。蝙蝠,在汉文化中“蝠”与“福”谐音,象征幸福临门;“鹿”与“禄”谐音,是有“福”的寓意;麒麟喻义送子、威严;渔教耕读,象征社会和谐;花瓶,象征宝物。
临夏砖雕,既有华丽的外在艺术表现,又蕴含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