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萃 >> 视野

将短期之危转为长期之机

2020-05-11 11:00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据《北京日报》日前刊登罗立彬的文章说,为了缓解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一些措施如果可以在疫情结束之后“常态化”,将改善长期经济增长效率。

  文章说,由于疫情提高了人与人接触的成本,因此需要“地理空间集聚”的一些经济活动,如旅游、餐饮、影院电影、线下娱乐以及部分超市服务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为缓解这种巨大冲击并降低损失,相关企业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线下服务线上化,“网络空间集聚”取代部分“地理空间集聚”。从长期来看,如果在疫情结束之后,这种“网络空间集聚”替代“地理空间集聚”的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就可以从本质上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使得原本支付给土地的“租金”报酬转化为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报酬,这对增加就业机会和普通劳动者报酬是有重要意义的。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导致很多企业经营成本一下提高到“非常规水平”。若要使经济发展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就必然需要降低营商成本,各地也的确出现了一些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可以说,此次疫情带来的“外生冲击”相当于一个“准自然实验”,验证我们在企业常规经营成本急剧上升的时候,营商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迎接挑战,也验证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多么迅速地改善营商环境。一些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做法如果可以在疫情结束之后长期保留并拓展到更多领域,就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利好因素,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长期效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