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祥:引领村民致富的好书记
4月15日,在张掖市甘州区畜牧产业园区甘肃德瑞牧业有限公司的挤奶大厅里,80位自动化转盘挤奶器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进牧业”)与贵阳三联乳业、贵阳市扶贫开发公司共同出资1.8亿元新建的6000头奶牛养殖项目。
“这是我们谈定的第5家合作乳企,预计到今年年底日产鲜奶就可达到100吨!”前进牧业董事长马志祥看着眼前的生产现场,信心满满。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马志祥个头不高,双鬓斑白,见过他的人都说:“看着不像大老板。”的确如此,相比前进牧业董事长的名头,马志祥更看重的是自己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委(注:前进村于2017年1月成立党委)书记的身份:“这个身份让我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群众利益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
作为土生土长的前进村人,马志祥身上除了农村人淳朴和坚韧的品质外,还有一股敢闯敢拼和不服输的精神。
从做小工、贩醋、卖菜,到借钱买拖拉机拉沙土石料、收购大米、贩运粮油,再到创建面粉加工厂、粮油加工厂……彼时的马志祥初出茅庐,单枪匹马走南闯北,瞅准商机便毫不迟疑、立刻行动,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留下了他努力拼搏的足迹。
12载栉风沐雨,马志祥逐渐从当年那个一贫如洗的穷小子成长为见多识广的个体老板。
1994年冬天,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整个华夏大地,到处是春潮涌动、万象更新之时,马志祥再次回到家乡,却惊愕地发现,这里竟无任何变化。
“过去12年,我自己的收入增长了1000倍,可是村里的乡亲们人均收入还是1000多块钱。”当下的情境触动了喜爱看《岳飞传》,从小就梦想着可以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的马志祥。
他下定决心要为前进村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马志祥看到村里唯一的幼儿园和小学年久失修,学生们冬天上课时冷得直打颤,他就从武威买来煤炭,给大家烧碳取暖;为了让村里的孩子可以安心读书,他资助了前进村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全部15名学生,每个人每学期4500元……
扶弱助残,修桥补路,马志祥经年累月、不计回报地回馈家乡,让他的好名声传出了前进村,传到了张掖市。1997年,经过层层提名选举,马志祥被推举为甘肃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次年春天,马志祥赴兰州参加全省两会,和全省的领导干部、人大代表一道共商发展大计。
“第一次参加省两会对我的触动太大了。自己富了不算富,给大家发钱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扎根搞实业,带动乡亲们一同致富!”参加完全省两会,回到张掖的马志祥第一件事就是提交入党申请书,并于两年后入了党。
“我一定要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
2001年11月23日,是马志祥永生难忘的一天。那天,他当选为前进村党支部书记。“我一定要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是他当选后的表态发言。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马志祥踌躇满志,有许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思路和行动方案。如何把农民种植的蔬菜变成商品?如何把商品打造成品牌?如何把收益不高甚至荒废的土地变成聚宝盆?最重要的是,如何说服村民们相信他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当选为村支书后的90天里,马志祥组织召开了80多场大大小小的会,经常开到深夜。
“不把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做通,我就不散会。”激起马志祥这股“倔”劲儿的,是前进村老百姓由于缺技术、没销路、怕风险,多年来“猪贵赶猪、盐贵赶盐”,最终什么都赶不上、什么都赚不着的窘境。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马志祥决定由自己垫资100万元打造占地300余亩的日光温室,首期主打“圆茄”这一并不为张掖本地人所接受的特殊品种。
“圆茄是我特意去乌鲁木齐考察后才做出的决定,但村民们担心这个品种没销路。”为此,马志祥向乡亲们保证,每座日光温室只要达到8000斤产量,若收入不达标,他自掏腰包给承包人兜底,还特意请来了张掖市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对他的承诺进行公证。
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用管理企业的方法管理村集体。经过3个月的奋战,160座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保证产品质量,一举打造口碑产品,马志祥请来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为村民进行统一培训辅导,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并对圆茄按品质好坏进行分等级收购。
终于迎来丰收时节。第一批共收购9吨圆茄,拉到乌鲁木齐后4天售罄;第二批的11吨圆茄,只用1天就卖完了。当第三批的12吨圆茄再次运到乌鲁木齐时,马志祥接到负责押运货物的人的电话:“马书记,茄子全部被人‘抢’掉了!”
马志祥听罢只觉天旋地转!他质问道:“我让你拉到市场里去卖,怎么会被抢走呢?”
“不是抢走了,我的意思是咱们的茄子都被抢购了!”原来,由于前进村的圆茄质量过硬、口感好,品牌效应立刻显现,前进村拉着圆茄的货车一进入乌鲁木齐,就被商贩们抢购一空了。
无需兜底,当年承包日光温室大棚的村民人均收入1.2万元。马志祥用漂亮的一仗回应了之前所有的质疑,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眼前的胜利并没有让马志祥得意忘形。他随即率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考察市场行情,邀请专家充分论证,和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积极对接,订购油桃树苗,又在油桃树下套种西红柿、黄瓜等其他蔬菜,并成功注册“长绿”牌蔬菜商标。同时,因势利导,带领群众发展设施红提葡萄540亩,栽植红提长廊1.5公里,注册“前进村庄”红提葡萄商标,棚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
2004年,马志祥为前进村争取到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小康住宅建设”,采取租赁经营方式,建成“农家乐”餐饮休闲娱乐一条街。
“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下的”
依靠着温室大棚和特色农家乐,前进村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马志祥还是觉得,他没有实现“带领全村老百姓走上致富快车道”的诺言。
2007年,马志祥组织村里的能人们一起去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拓眼界。从江苏的华西村到浙江的横店村,从北京的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到杭州的娃哈哈工厂,从长沙的旺仔牛奶厂到新疆西部牧业牧场……40天里,这些对大家来说新鲜到陌生的事物、先进的管理理念、尖端的高新技术无不冲击着他们的大脑。
马志祥意识到,前进村迫切需要工业企业来带动发展,基于当地自然禀赋等实际情况,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发展之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前进村的资源优势,达到村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8年,马志祥通过入股合作的形式,引导85%的农户以现金方式入股,30多户农户以奶牛入股,并与伊利集团签订长期供销合同,按照稳定现有产业、主推奶牛产业的思路,吸收周边县区农户入股或参股发展规模养殖,带动本区及周边县乡的3000多户农户发展奶牛养殖。
为给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走好人才强村的路子,前进村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产业带头人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聘请8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招聘2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各专业合作社共同创业,并从本村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54名。
2014年,前进村被中组部、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正在为新建乳品厂优化工艺流程、升级产品性能的乳业公司负责人韩冬,是前进牧业今年年初引进来的专业人才之一。韩冬早年曾作为专家被前进牧业聘请来为员工培训授课。在他看来,选择一个企业,首先是看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是看能否创造效益。“有很多企业邀请过我,但我被马书记的家国情怀所打动,十分看好前进牧业的发展前景。跟着马书记干,心里很踏实。”
“今年3月底,省委林铎书记来前进牧业考察调研,我向他保证前进牧业将在5年内做到百亿规模,打造成国家知名品牌。”马志祥说出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做出这个保证,马志祥心里是有底的:如今的前进牧业已然成为以良种奶牛养殖繁育、优质鲜奶生产、肉牛繁育购销、牧草种植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省目前存栏数最大的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和中国优质奶源生产基地。按照发展规划,百亿产业还是保守的说法。
殷殷桑梓情,拳拳赤子心。对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210元至500元不等的养老金;对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岁以下儿童每天免费供应半斤鲜奶;设立“党员爱心基金会”,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进行扶持救助;建立村级奖学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这些福利,既是企业制度,又是村规民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前进村徐徐铺展……
今年4月,马志祥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奉献奖。可他却说,这不是休止符,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下的。
初心不忘,奋斗不息。6年前,全村百姓送给马志祥一块匾,上面写着“引领村民致富的好书记马志祥”。这块匾,挂在他家客厅里。匾上的字,印在马志祥心中,时刻提醒和鞭策着他,“要为百姓服务”。□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