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贫困帽子 奔向小康生活——会宁县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攻坚
在甘肃省中部,有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它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地——会宁。5月7日上午,“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展开采访。
会宁县总流域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3个社区,总人口58.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4.04万人,占总人口的93.12%,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宁县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底,会宁的贫困发生率为31.44%。2014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127个,贫困人口37577户16622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实现整县脱贫退出。
易地搬迁 开启群众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山大沟深、乡村人口占比超九成的会宁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让农民群众实现安居理想,会宁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形成了钟鼓楼等多个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彻底解决了农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
但如何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会宁县把引进和培育产业作为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车间就此应运而生。
白银市扶贫办副主任王诚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车间建设项目是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精神,启动实施的扶贫类建设项目。主要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从业人员,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厂房式和‘企业+订单+贫困户’的创建模式实现长效发展。项目采用招商引资模式建设,由县财政整合扶贫资金建设主体工程,设备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行。”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会宁县西城产业开发区的厦门金富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会宁分公司。
会宁县发改局副局长南俊成介绍说:“2019年3月,县发改局以《关于厦门金富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会宁分公司会宁县就业‘扶贫车间’建设项目登记备案的通知》完成备案登记工作,备案总投资4064.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64.4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00万元,设备投资823万元。工厂于2019年5月开工建设,11月底竣工,12月18日正式投产。”
步入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机器运转的隆隆声、匀速滚动的传送带、忙碌的流水线工人……
在这里,记者采访了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沈瑞苹。沈瑞苹是会宁县丁沟镇荔陕村人,在入住钟鼓楼易地安置点前常年在外务工,微薄的工资无法支撑家用,也无法照顾家里。她告诉记者:“我之前在外面做餐厅服务员时,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去年10月,通过公司招聘进入‘扶贫车间’后,不仅上班方便,每月还能拿到2500元工资,生活条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言语间,沈瑞苹流露出满足之情。
“工厂主要以生产加工教育照明系列产品为主,现有厂房3间,员工124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名,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46名。”公司总经理刘世好说,“我们现有4条生产线,月生产1万盏灯,年产值1.3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东西携手 带民致富践初心
5月8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会宁县杨崖集镇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采访。
一下车,一座干净整洁、很是气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呈现在面前。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正挂于大门之上的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不忘初心”四个大字,表达了该“扶贫车间”帮扶贫困、带民致富的“初心”。
踏入大门,正在进行分拣、扎捆、晾晒等工作的农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派火热的劳作场景也让连日降雨带来的丝丝寒意悄然不见。
“这个‘扶贫车间’是脱贫攻坚中东西部协作的成果。”杨崖集镇党委书记杨恒介绍说,“2018年10月以来,天津市和平区先后投入帮扶资金488万元,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自筹517万元,共建成1800平方米初加工车间1座、4500平方米中药材晾晒场1处、2000平方米太阳干燥房1座、1844平方米精致包装‘扶贫车间’1个,还建成了1座500立方米的蓄水池。”
据了解,该车间采用土地入股、高产分红、劳务酬金、政策奖励组合“三变”改革配套模式,先后在杨集村、东阳村、邢坪村、厍河村、姚坡村5个深度贫困村种植中药材4200亩,带动全镇725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618户,直接经济效益达840万元,仅劳务酬金一项就达336万元。同时,中药材“扶贫车间”还为6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岗位,每个工作日务工收入在80元左右。
公司董事长张海军介绍道:“公司运用‘企业+农户’的订单保底收购模式(由企业提供苗木,政府为贫困户每亩补助500元苗木款)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6000亩,带动贫困户800余户,预计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万元。”
走进晾晒车间,记者看到了正在作业的杨崖集村剪岔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明山。李明山告诉记者:“我从2005年就开始种植中药材,当时由于市场及资金原因,种植规模小,只有一两亩,收入不明显,家庭生活比较困难。2015年,在国家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资金的支持下,我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亩,并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现在我已经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5亩,同时在中药材‘扶贫车间’打工增加收入。”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时,李明山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
“我今年租了100亩地准备自己育苗,然后把育好的苗子在当地进行销售。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从陇西、渭源等地买苗子了。”李明山认真地计算着,“等明年开春,按照最低产量计算,每亩可产800斤苗子,依市场价10元每斤计算,明年收入也能达到80万元。”
李明山通过中药材种植、“扶贫车间”务工改变了家庭贫困面貌,同时还不忘带动乡亲们致富,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手把手教给其他农户,他说:“我希望所有乡亲们都能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小康的好日子。”
订单农业 大棚之中写新篇
午后,采访团从县城出发,驱车前往土门岘镇蔬菜产业园。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随着行驶的车辆不断变换着:层层叠叠的梯田,郁郁葱葱的林木,正在觅食的野鸡……一片生机盎然,为这趟行程增色不少。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了约3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环顾四周,一座座白色的现代化种植大棚在平坦的田野中依次排开,一望无际。
“我们园区占地面积3200亩,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棚区道路通畅,水管网布设齐全,建成水肥一体化功能室及配电、预冷库、蔬菜交易市场、工棚等基础设施。”土门岘镇党委书记张贺军自豪地说道。
现如今,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已成为拓宽该镇贫困户增收的一大有效渠道。
据张贺军介绍,土门岘镇已建设完成3000座塑料大棚种植区,到户750户,占全镇贫困户的59.07%,现全部投入生产使用,其中自种398户,占分棚到户贫困户的53%;代种352户,占分棚到户贫困户的47%。
随着这些蔬菜大棚的到户使用,土门岘镇农户靠天吃饭的无奈已经成为历史,贫困户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此外,在正常分拣、包装、装车过程中,园区还会吸纳带动15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采摘高峰期可达700人,工资实行计件日结制。
据了解,园区398户自种农户主要是苏堡村和土门村的贫困户,种植1600个大棚,种植品种多样,有西红柿、陇椒、荷兰豆、茄子等。如何帮助贫困户解决销路成为园区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保护农户利益,园区与雷州市浙东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依禾签订蔬菜保护价,如荷兰豆保护价为每斤5元,陇椒为每斤1元,并与嘉兴市农贸市场进行对接,彻底解决因市场波动给种植户带来的市场风险。”土门岘镇副镇长孙亚强说。
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土门岘镇农民的生活明显改观。苏堡村陈塬社的贫困户刘振刚就从中尝到了甜头。
“我是去年种植分棚到户的4座塑料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每座棚能收西红柿约7300斤,按照保底收购价格每斤1元计算,每座棚能够收入7300元。除去720元苗钱、500元底肥、100元水费以及300元棚租等投入,我的每座棚能够净收入5680元,4个棚总共可以收入22720元。”刘振刚在大棚里边工作边说,“县上还组织专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培训,让我们既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技术。另外,园区负责订单让我的销路有了保障,风险会小很多。”
“看到全镇的乡亲们日子慢慢富裕起来,我倍感欣慰。”孙亚强告诉记者,“在推广蔬菜大棚种植之前,许多农户都有顾虑。比如在流转土地的时候,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我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走访、宣讲,消除群众顾虑,说服大家转变思想,坚定脱贫致富信心。”
土门岘镇还通过组织输送贫困户参加“听得懂、学得会、能管用”的培训会,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没有一技之长的问题,增强贫困户的致富能力,真正让扶贫方式由“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
下一步,会宁县将安排精干力量,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未脱贫人口全部退出、“3+1”冲刺清零全面完成、“5+1”巩固提升取得实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见底、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