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拂镍都——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见闻
□ 本刊记者 李慧玲 魏 瑾
六月的金昌,紫金花开,芳香四溢。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树环绕的村庄、歌舞飞扬的广场,处处洋溢着精神文明之美。
近年来,金昌市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按照“三级设置、四级联动,试点创优、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主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一大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在城乡基层建立起来。截至目前,全市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个、实践所12个、实践站156个、实践基地48处,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全覆盖,文明实践活动城乡全覆盖。
6月16日,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金昌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组副组长陈青出席会议并讲话。陈青强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在上下联动推进上下功夫;要聚焦重点任务,大胆探索创新,在打造“甘肃模式”上下功夫;要自觉融入中心,积极服务大局,在主动担当作为上下功夫;要做强特色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在增强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成效、新气象,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介绍了金昌市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临夏州、皋兰县、民勤县、礼县以及省教育厅、省文联的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前一天,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金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金川公司科技馆、双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三角城村、营盘村、新粮地村、中牌村和龙景村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建设情况。
深化拓展 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治理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流淌千古的冰川雪水,孕育了金昌的自然之美、神奇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金昌先后荣获甘肃省首家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昌市做实服务项目,创新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深化拓展,金川区升级为国家级试点,永昌县跻身省级试点。
6月15日,与会代表走进金川区双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广场上传来欢快的歌舞声和热烈的欢呼声,双湾镇“讴歌新时代 传唱新思想”小戏小曲大赛总决赛正在举行。李文静是双湾镇陈家沟村参赛代表队队员,她刚和队友们一起表演完节目《我的祖国》。李文静对记者说:“我平时就喜欢唱歌跳舞,后来加入了村里的‘蝶舞纷飞歌舞队’。现在我们经常参加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排练节目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我们都觉得这种形式特别好。”
在这次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地方小戏小曲中,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小戏、小曲、快板等节目,赞美家乡的巨大变化,讴歌新时代,传唱新思想,助力乡村振兴,弘扬文明乡风,进一步聚拢人气、凝聚人心,为开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双湾镇党委书记厍运嘏介绍说:“我们双湾镇坚持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我们紧盯乡村治理,挖掘了‘双湾吃头节’地方文旅活动,组建了秧歌、小戏小曲、广场舞等文化自乐班,编排了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小曲、顺口溜,打造了具有双湾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治理的良好格局。”
志愿服务 真情聚邻培育文明风尚
走进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林里社区,社区空地上人头攒动,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老年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手拿螺丝刀修理电水壶的马建国是“红马甲”队伍的一员,“我今年刚退休,退休前我是一名电工。退休之后我加入了老年志愿服务队,正好发挥一下我的特长,为左邻右舍修修电器,也算是老有所为了。”
在参观桂林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时候,街道党委书记李红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宝林里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是2008年在金川机械厂退休职工张有学的带动下组建的。为了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困难和为居民提供服务工作,他带头组建了这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同志从家里走出来、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争做文明有心人、践行者,深受居民群众的好评。”
据了解,2019年桂林路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成立,随后拓展了志愿服务内容,吸纳了来自社区居委会、老年协会、22区退管中心的党员志愿者183人,并以一年一度的“雷锋学习日”为契机,将每个月的15日作为开展志愿服务的固定活动日,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理发、磨刀、修家电等志愿服务。日常还与区上志愿者的一些其他活动接轨,开展公共设施擦洗、全域无垃圾及交通协管等工作。
位于金川区东南部的宁远堡镇中牌村,环境优美,乡风宜人。漫步在中牌村,随处可见法治、德治的文化长廊,墙上还绘有村规民约。中牌村这些年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文明交通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农村社区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
走进中牌村文明实践广场,这里正在开展普法咨询、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金川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刘辉正在给村民发放普法农民读本,他对记者说:“我们每个月都会不定期来村子里给村民做法律咨询服务和普法宣传,像我正在发放的普法农民读本,就是我们专门针对农民群众编写的,里面涉及的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都是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除了普法读本、手册,我们还采取宣传牌、电子屏、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村里的‘大喇叭广播站’就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
毛雪是宁远卫生院一名公共卫生科的专干,她告诉记者:“我们每个月都会来村里健康义诊,进行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病的防治宣传以及国家医保政策的宣讲,有时还免费为中牌村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刚刚测完血压并领取了普法农民读本的中牌村村民潘竞兴说:“以前我们也没啥文化,不懂得法律知识,现在有专业的志愿者来给我们上课,解答疑问,我们也能及时地了解一些政策法规了。来村里义诊的医生,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疾病预防的知识,也改变了我们的一些生活卫生习惯。”
“我们中牌村文明实践站打造的是‘186’(一站八点六支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一站’即挂牌成立了中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八点’即道德讲堂、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扶贫车间、中西园区特色种植实践基地、互助老人幸福院、交通劝导站和扶老助老工作站;‘六支队伍’分别是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文明风尚、卫生健康、科技普法和新乡贤志愿服务队。我们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了乡村文明程度和村民文明素质的‘双提高’。”宁远堡镇党委书记潘从斌介绍说。
如今,“志愿红”已经成了活跃在金昌城乡的一道亮丽风景。
孝善矩阵 铸魂育人厚植向善之风
走进位于金川区双湾镇的新粮地村,一排排整齐的高标准农宅宽敞明亮,精致的文化小广场鸟语花香,古色古香的记忆长廊和乡村纪念馆无不彰显着新粮地村的文明风貌。“建设美丽新粮地从孝道开始”,这既是写在新粮地村围墙上的一句标语,也是近年来新粮地村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向。
临近中午,村里的一角传来了热闹的音乐声,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与会代表来到了新粮地村“粽情端午·孝善相约”主题实践活动暨“孝善宴”的现场,村里的老人们正欢聚在此共进午餐,并观看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
“我们每个月20日都会来参加村里组织的‘孝善宴’,在这里我们既能观看节目,还能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一起乐呵乐呵,别提多高兴了!你看,今天还给我们准备了大馒头和红烧肉,这里面的土豆和猪肉都是我们村里自己种的养的,可香了。”67岁的赵北秀老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自新粮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成立以来,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一中心,每个月以‘情系老人、传承孝道’为主题,开展‘孝善宴’以及‘暮年老人集体生日会’‘百家宴’‘敬老饺子宴’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响打亮‘孝善村’品牌,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落地生根。同时,我们还探索设立了‘孝善基金’,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新模式,为全村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享受,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双湾镇镇长鲁永剑介绍说。
以“孝善”为牵引,不仅令文明之风滋润了美丽乡村,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了和睦家风。□
(摄影:魏 瑾)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