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推进甘肃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
□ 本刊记者 李旭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实际、富有甘肃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省教育厅承担着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围绕打好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
《党的建设》: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硬核举措确保打好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王海燕:按照“打好底色、打足成色、打成特色、打出亮色”的教育脱贫攻坚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建体系、打基础、细措施、抓落地、重成效、看长远”上下功夫,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一对一、人盯人”包抓、主动挑刺揭短狠抓控辍保学,探索形成了劝返复学和教育质量“双提升”的有效模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目标。今年开始总结提炼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和农校对接精准扶贫实验区建设的经验,在试点先行、校农合作、校村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得到教育部肯定。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统筹谋划。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制定印发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方案和教育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行动实施方案,对8个未摘帽县“义务教育有保障”和控辍保学挂牌督战。二是狠抓控辍保学,完成冲刺清零。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联控联保机制,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劝返;通过编制专门教材、单独编班、普职融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式,探索形成劝返复学和教育质量“双提升”的有效模式。目前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目标。三是紧盯教师队伍,着力补齐短板。严格落实乡村教师待遇,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交流轮岗、“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补充教师,全面加强教师培训,乡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趋于合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四是加大倾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惠及3810所义务教育学校、159万名学生。投入4.47亿元在23个深度贫困县实施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和“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投入21.91亿元,加快建设“两类学校”2029所。五是精准资助,确保不因贫失学。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资助体系,除国家规定资助政策外,对进入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对甘肃籍在园幼儿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免补保教费,建档立卡贫困生翻倍。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下达各类资助补助资金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54.96亿元,受益学生399.85万人次。六是主动挑刺揭短,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4月起,从控辍保学、送教上门、学生资助、两免一补、教师队伍、就近入学、两类学校、满意度8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线上线下征求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的占78.9%、基本满意的占20.67%、不满意的占0.43%,满意度达到99.57%。同时在全省聘任1586名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社会监督员,对各地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情况开展社会监督,特别是把网络问卷调查反馈问题整改和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督促各地教育部门立行立改,逐项销号、逐项清零。
《党的建设》:省教育厅将2020年确定为“高质量发展推进年”。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整体性提高、高质量发展?
王海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省教育厅将2020年确定为“高质量发展推进年”,紧盯质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服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二是推进大中小学德育和法制教育一体化建设、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家校共育一体化工作体系,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水平。三是通过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民族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四是紧盯治理能力、评价管理、合作效益等关键点,纵深推进教育改革。五是通过教师队伍增量提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速并广泛应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提升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能力等途径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六是着眼于内涵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围绕教育保障,全力谋划“十四五”教育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好1个总纲、2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0个专项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构建我省教育现代化(1+2+10)规划体系。
《党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请问,我省如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王海燕: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坚持把教师作为第一资源,从师德建设、培养培训、补充交流、待遇保障、管理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一是不断提高师德素养。抓师德教育,把立德树人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抓师德考评,建立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强化日常教育督导。抓评优表彰,积极开展国家、省级和各地的评优表彰活动,弘扬新时代教师道德风尚。抓师德责任,制定师德评价实施细则和办法,建立师德查处通报制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二是逐步优化队伍结构。通过全面推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方式,优先补充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近5年来为农村边远学校补充教师2万余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逐步优化。三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先后印发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实施办法等,推动简政放权、权力下放、资源下沉,在岗位管理、人才引进以及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基层更多自主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四是整体提升专业水平。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网络培训、送教下乡培训等形式,近5年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70余万人次,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五是依法保障教师待遇。连续3年实施省政府“温暖工程”和“周转宿舍”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了1025所中小学33万余名师生的采暖和127所学校5.6万名教师的住宿问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至不低于400元,86个县市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已全部达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法定要求。
《党的建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请问,教育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王海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稳就业工作。省教育厅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政治任务,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在完善政策举措、强化服务指导、拓展平台渠道、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全省高校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向好。一是对标“百日冲刺”十大专项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甘肃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提出支持灵活就业、扩大基层就业规模等6方面31条具体措施。制定“六保”工作推进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厅领导包抓、责任部门推进机制,通过督导调研、通报约谈、第三方评估、纳入考核等形式,传导压力、靠实责任,形成全过程监管的就业工作格局。二是依托“互联网+”搭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线上招聘服务,举办网络招聘会2104场,网络宣讲会4139场。同时,逐步恢复线下招聘活动,举办线下招聘会605场,线下宣讲会934场。三是坚持“不就业、不脱手”的思路,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身体残疾、少数民族、两州一县生源和入伍复学等六类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帮扶重点对象,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同时将在我省高校就读的793名湖北籍毕业生纳入帮扶范围,加强人文关怀,开通就业服务绿色通道。四是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增录研究生3224人、专升本计划增列6115人,基层专项计划增加“特岗教师”400人,毕业生参军入伍计划增加372人。五是以就业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2020年我省高校新增社会急需本科专业39个,撤销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2个。□
(本文图片均由省教育厅提供)
相关新闻
- 2020-03-16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2020-03-16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