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持产业富民 奔向小康生活——临夏州脱贫攻坚成效见闻

20-11-17 10:30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 本刊记者 张佳斌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谷多,平地少,平均海拔2000米。在临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42个民族在这里世代生活。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形成了临夏独特的文化魅力,令人心驰神往。

  深秋时节,临夏的天气虽然已经转冷,但人们脸上挂着的幸福微笑却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温暖。放眼望去,起起伏伏的山林五彩斑斓,好像画师打翻了颜料盘。每一条河、每一棵树、每一块黄土都讲述着这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

  作为国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之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是临夏州扶贫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基础设施滞后,文化教育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有限,群众致富信心不足,每一项都是曾经深深困扰临夏发展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的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奋发图强,举全州之力与贫困作斗争,探索出了有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强,临夏州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面精准发力  打造品质乡村

  拱北湾村位于东乡县龙泉镇,曾经是一个非常落后的贫困村,在省委办公厅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倾心帮扶下,一跃成为品质乡村的“样板村”。

  漫步在拱北湾村,宽阔平坦的柏油硬化路、干净整洁的步行道、古香古色的小园林、白墙黛瓦的民居让人感觉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之中。这座美丽的村落在2017年以前可不是这番风貌。

  “2017年我们刚到拱北湾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这个村子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不乐观。自然条件恶劣、没有产业基础、种植结构单一、散户养殖不成规模,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很不好。”省委办公厅派驻拱北湾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邓文涛告诉记者。

  帮扶工作队驻村后,始终坚持吃住在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在拱北湾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我们协调1300多万资金平整出一块200亩的地,建成易地搬迁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均已全部入住,彻底解决了村民的住房问题。”邓文涛说。

  在拱北湾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邓文涛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在村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药房、诊断室、治疗室、公共服务室‘四室分离’的卫生室,配药90多种,超过了国家标准,签约医生的覆盖率为100%,还为全村符合慢性疾病的村民办理了慢病卡,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村民日常卫生需求。”

  此外,拱北湾村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建成6年制小学1所,现有教师9人,小学生180名,全村适龄学生已全部在校接受义务教育。

  与村党群服务中心遥相呼应的观景平台下方,是一座10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这个蓄水池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站在观景平台上,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尽收眼底。据介绍,这些高标准温棚都是由甘肃爱福农业有限公司帮助建设并用来发展香菇产业的。现有大棚40座,每个大棚每年给村民分红1万元,还可以吸纳村民在大棚务工,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在拱北湾村扶贫车间内,女工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缝制口罩。为了解决本村妇女就业问题,拱北湾村统筹厦门湖里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建设了约14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由辽宁方大集团和甘肃滕达实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车间负责人介绍说:“这批口罩是出口伊朗的,因为订单量大,工人们正在赶工。这个车间可以吸纳100多名妇女务工,每月工资2000多元,可以有效增加农户收入。”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拱北湾村在实现整村脱贫后,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乡村振兴迈进,实现新的飞跃。

  挪出穷困山沟  迈进小康生活

  位于东乡县锁南镇的城南社区可以说是易地搬迁的一个标杆,其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管理模式、搬迁规模、配套产业等都可圈可点。

  城南社区成立于2019年6月,共有4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搬迁群众涉及全县除河滩镇、唐汪镇外的22个乡镇,共1710户9601人。

  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马福辉在小区门口介绍:“小区区位优势很好,位于城镇之中,一出小区便可以乘坐公交。此外,小区配套了教育设施完备、师资力量强大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门口还配备有菜市场,可以充分满足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加快搬迁群众向市民化的转变过程中,城南社区做了大量工作。社区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引进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开展户籍管理、教育、民政、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打造“社区+物业+警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同时,配套完善水、点、路、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社区园林绿化,打造宜居舒适环境,努力让搬迁群众既“安身”又“安心”。

  搬下来容易,可是如何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呢?

  “我们社区建立了一个精细化电子户情台账,按照‘一人一卡、一户一册’原则,抽调专门力量,逐户逐人摸底调查,分年龄、分技能、分意向、分需求形成搬迁户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劳动力资源账单。举个例子,这个清单甚至可以精确知道你在哪家饭店打工,从事的是服务员还是配菜员等十分具体的工作。”马福辉充满自信地说,“在动态管理台账的基础上,我们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通过施工单位认领就业、动员群众自主择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引进扶贫车间、贷款扶持自主创业等,确保每户至少有两人以上就业,两个以上增收渠道。”

  今年45岁的马林快是去年8月从坪庄乡搬过来的,他告诉记者:“我们家里一共5口人,搬下来之前家里就种着一点洋芋和玉米,一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元。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搬迁政策,让我没有花钱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还给我和妻子安排了稳定的工作。”

  谈到未来的打算时,马林快希望能够申请一笔贴息创业贷款,好跟接受过拉面培训的儿子一起开家牛肉拉面馆,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发展特色旅游  走向乡村振兴

  在临夏市折桥镇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折桥村,它靠山临河、植被茂密,凭借秀丽的风景和独特的地域美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折桥村以东乡族群众居多,他们头脑灵活、善经商,家家户户喜好种花养草,庭院干净整洁,且热情好客,饮食独具特色。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抢抓机遇,用活叠加政策、盘活文化资源、发挥区位优势,应势利导,通过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康庄大道。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折桥村诞生了第一家农家乐——老周家爆炒草鸡。通过政府这几年的引导,一家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数量已经达到了110家。折桥村农家乐去年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净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户均纯收入在18万元左右,已经成为折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这几年的发展,让折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折桥村也再不是曾经那个‘空壳村’了。”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说。

  折桥村虽然是非贫困村,但还是有贫困户。这些农家乐的发展壮大,可以有效带动贫困户就近就地务工和创业。“农家乐需要大量的餐饮服务人员,可以吸纳本村的富余劳动力务工,工资稳定在2500元至3000元每月。不仅如此,这110家农家乐中就有18家是贫困户开办的。”马福荣说。

  走在村里,潺潺的泉水、旋转的水车、曲折的廊桥、古朴的民居,给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让人顿感心情愉悦。“我们依托折桥村农家乐美食品牌,以打造‘食园’为方向,重点实施了1226万元的折桥湾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污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强弱电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拆旧排危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改造,折桥村的‘颜值’大幅提升。同时,投资413万元实施了可容纳700辆车的旅游停车场项目,彻底解决农家乐停车难的问题。”马福荣边走边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正在逐步壮大的村集体经济和日臻完善的农家乐协会,将为折桥村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折桥村也正在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阔步迈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