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黄花滩生态移民的好日子

21-02-18 10:30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管理员

  寒冬腊月,驱车行驶在前往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道路上,抬眼远望,一马平川的古浪黄土,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嗖嗖作响。走进移民区,一排排崭新的房屋、一条条宽敞的道路、一座座整洁的院落、养殖圈舍梯次排开,富民温棚里果菜长势喜人……

  李应川是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的“幸运户”。2018年,他从世代居住的横梁乡搬到了新修的移民新村。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时,到过李应川的家里。新家干净整洁的白墙正中间,端庄地挂着喜庆火红的中堂,是一代伟人毛主席和周总理指点江山的场景。他指着中堂兴奋地说:“当时总书记来我家时,一进门就仔细打量着这幅中堂,足足看了有一分钟。”黝黑的脸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说起富民新村的新巨变、新生活,李应川打开了话匣子。

  搬进富民新村

  也就搬进了幸福里

  古浪县辖19个乡镇,属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我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的横梁乡一带,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常常是十年九不收。

  李应川说:“我们家原在横梁乡横梁村,位于古浪县东南部的干旱山区,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全家住在矮旧破陋的土坯房,靠7亩多山地、旱地生活,种的是小麦、洋芋、豌豆,主要靠天吃饭,喝的是毛驴从10多公里外驮回来的苦咸水,学校极其简陋,我的两个孙子上学经常要走好多路哩!”每当回忆起这段苦日子,李应川的内心总是难以平静。

  转机始于2012年,政府开始持续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阳光新村、富民新村等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生态移民小镇,来自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的1.53万户6.24万群众从山区搬到黄花滩安置了下来。2018年8月富民新村竣工以来,共有8个乡镇的1379户、4580人搬迁安置。李应川家正是其中之一。

  2018年,李应川一家花了2.5万元,加上政府补贴和易地扶贫搬迁长期住房贷款,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李应川家至今还保留着山上老房子的照片:黄泥墙、土坯房。和现在的青瓦、白墙、大房新住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应川憨憨地笑着说:“老房子住了20多年,没想到还能搬进新房里,也搬进了幸福里!”

  腰包鼓起来了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向大地,眼前这片古老的土地迸发出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干城乡党委(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属干城乡管辖——本刊注)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为奋斗目标,感恩奋进,实干苦干,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力扶持发展富民产业,累计建成养殖暖棚2199座,羊存栏2.58万只,牛存栏2000头;整合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700万元,建设万只羊场,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县扶贫开发公司在富民新村实施丝路寒旱农业示范项目,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500座;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建设12万平方米玻璃智能日光温室项目;引进贵州首登集团种植日光温室火龙果170座;引进甘肃正文菌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袖珍菇种植大棚126座;栽植山楂、沙漠桃、新疆大沙枣、云朵玫瑰等经济林果855亩。一大批富民产业的培育壮大,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老百姓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说起富民新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堂如数家珍:“在国家和省市县的大力扶持下,我们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现在我们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基础条件好、路宽水清又便利,有产业基础、有技术指导,还不愁销售后路。人搬下来之后,通过宅基地复垦,每户补助3000元,原来的老宅基地复垦后都种上树和草,人搬了,山绿了,昔日的荒山秃岭,现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无公害的大棚建起来了,养殖棚也有了,虽然住在农村里,我却享受着城里人的生活,和我去过的大城市没啥区别。现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了。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黝黑瘦小的李应川的大儿子李建宝由衷地说。

  换一方水土  富了一方人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如何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富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堂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日光温室种植大棚。”

  站在产业路的中间,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绵延向远方。张延堂指着这片活力四射的种植区补充说:“我们根据这里的自然资源条件,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以精细果蔬种植为主的日光温室产业,以牛羊鸡鸽为主的暖棚养殖产业,以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地产业,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的传统种养方式向设施精细化种养转变,产业兴旺了、基础便利了,人居环境改善了,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前面这座棚是富民新村搬迁区群众周统贵的,他们正在棚里劳作,我们去看看吧。”张延堂指着正前方一座大棚说道。

  进入大棚内,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仿佛用别样的方式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地诉说着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这是我其中一个蔬菜棚。”周统贵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我今年一共种了3个蔬菜棚,都种的是华美105辣椒,一个棚一月能摘2茬,1茬能卖7000多元,从现在开始能连着卖7个月。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除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还得好好谢谢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的陈立宏,没有他的帮忙,我也种不出这么好的辣椒。”

  在大棚角落里,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满脸汗珠的年轻人正在用手机视频连线,和其他技术人员一同远程“会诊”,共同探讨着辣椒苗的“病情”,时而用手托起辣椒苗,时而端详着新结的辣椒,深情地呵护着农民的“心血”。大约五六分钟后,陈立宏直起身来对周统贵说:“这颗青苗没有大问题,再浇点水就可以了。”

  像这样的技术人员,在富民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有6名,从2013年开始,他们长期驻村,从大棚规划架构、技术指导、农民种植等各个环节细细把关,精心指导,用情服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植物医生”。

  2019年下半年,李应川靠政府2万元贴息贷款和4.98万元补贴款建了一个蔬菜大棚,政府又发放了1.8万元贴息贷款以及2.8万元补贴款,建了一个养殖大棚。如今这两个“小康棚”开始给家里带来丰厚的收益。

  李应川自信满满地说:“我现在有自己的产业了,种了一棚西红柿,下个月就可以卖了;养了100多只羊,再有4个多月就能出栏了。”

  和李应川家一样,搬迁区的刘瑞莉也满怀信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养殖事业。她说:“我是2018年从古丰冰沟墩村搬到这里的。我家人口少,分的是小户型的房子,但就这也够好了,90多个平方米,卫生间、马桶都有了,想洗澡把电热水器打开,一阵就能有热水。原来在山上没啥可干的,麦子、豆子秋天收了就行了,最多再养2头牛,羊也有几只,但都不能多养,因为没草吃。搬下来我可闲不住,政府给我修了养殖棚,我现在养了100多只羊,以前哪能想到能养这么多羊呢!现在的日子啊,可太好了!移民区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刘瑞莉嘴角上扬,笑着说出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李应川、周统贵、刘瑞莉家的变化是富民新村1379户村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黄花滩上,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产业规模效应、要素聚集效应、设施共享效应、服务放大效应一起被激发出来,蒸蒸日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已在这片生态移民区拉开帷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春节假期甘肃省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 共接待游客712万人次 春节假期甘肃省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 共接待游客712万人次
  • 游敦煌  过大年 游敦煌 过大年
  •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新春文艺演出亮相金城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迎新春文艺演出亮相金城
  • 春节假期甘肃省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 共接待游客712万人次 春节假期甘肃省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 共接待游客712万人次
  • 甘肃:春节长假返程高峰到来 这些最新路况早知道 甘肃:春节长假返程高峰到来 这些最新路况早知道
  •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依然坚守在600米矿井下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依然坚守在600米矿井下
  • 春节假期 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有序 春节假期 甘肃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有序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异乡作故乡 过个幸福年
2   庆阳市100多名点对点输送外出务工人员
3   庆阳宁县:技能培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4   【“三区三州”行】甘肃碌曲:牧旅结合
5   甘肃兰州:奏响“太平鼓” 欢乐喜庆迎
6   [国家宝藏第三季]敦煌莫高窟入选国宝:
7   甘肃张掖:正月新春里 欢喜过大年 流光
8   甘肃庆阳:首批100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
9   甘肃兰州:返程模式开启 铁路迎来客流
10   【短视频】甘肃人的“冰雪奇缘”
11   春节假期甘肃省实现旅游收入45.3亿元
12   杨维俊检查节日期间应急值班值守工作
13   游敦煌 过大年
14   扎根西北大地、致力草业研究,97岁的任
15   【短视频】文县:生产重建信心足 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