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2次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彰显这5个关键词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32次在全国两会期间来到各省区市代表团的审议现场。5次到上海代表团,4次到内蒙古代表团,2次到辽宁、广东、青海代表团……总书记同代表们亲切交流、共商国是。透过一次次重要讲话,可以看到总书记对于治国理政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谋划,同时也彰显了以下5个关键词。
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6年前的同一天,他在上海代表团谈科技创新时就曾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排在第一的是创新发展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脱贫:“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从2013年至2020年,每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坚持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少搞一些“盆景”;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这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必须注意把握的问题,是总书记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重点指出的。3月6日,在青海代表团,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19年3月,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四个一”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多次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民生:“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一席话,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折射了民生问题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次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都会重点谈到民生问题。
党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2013年全国两会以来,党的建设是总书记赴地方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关注点。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