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与贵
富贵与骄奢不是一码事,骄奢有碍于富贵,富贵容易变骄奢,所以,正在求富贵的,已经得富贵的,都要力戒骄奢。那么,富与贵呢,它们是一码事吗?
可以肯定地说,也不是。富是物质层面上的,贵则主要指精神境界。将富与贵等同而论,包含着一种莫大的误解,当年朱元璋君臣论富贵时就谈论了这个问题。他们看到了骄奢与富贵的关系,却又理所当然地将富与贵合为一体,以为“打天下”就是“求富贵”,“得天下”就是“得富贵”,“天下”就等同于他们的“富贵”。
常与“贵”字结合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权”字,即“权贵”。但与富贵不同,“权贵”一词包含着某种贬义。网络词条说,权贵指官高势大之人。这种人中,亦有以权枉法、仗势欺人者,最极端的如唐之元载、卢杞,宋之蔡京、秦桧。
有权即贵的错觉是历来就有的。孔子高足子贡也曾因此受到指责。彼时子贡当了卫国之相,乘坐高规格马车去看望隐居“草泽”的原宪,见其住宅简陋,衣帽破旧,问道:“夫子岂病乎?”岂料迅速被驳斥:“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如果换一个角度,原宪的“贫”与“病”之辩,也可当做“富”与“贵”之辩,或“权”与“贵”之辩,他的“贫也,非病也”,也可读做“富者,非贵也”,或“权者,非贵也”。原宪虽“贫”却有做人的底线,决不去与子贡套近乎谋肥缺而使自己失之于贱。子贡也“终身耻其言之过”,这才是“贵者”应有的品格。
无论是与“富”字组合,还是与“权”字组合,都不是“贵”字的最佳选择。“贵”应当与“高”字组合,这叫高贵。这虽然属于精神层面,却是有高度的,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应当与“珍”字组合,这叫珍贵。它虽然属于精神层面,却是有重量的,不为权力、金钱、世俗所撼动,方能称之为贵。
曾有个关于演员李雪健的帖子,称其为“中国最贵的男演员”。演艺界比李雪健“富”的人比比皆是,比李雪健“贵”的人却屈指可数。他不炫耀,不炒作,不逐利,即使身患癌症,依然一丝不苟。他的所谓“出场费”、片酬并不高,与某些明星相比,甚至天差地别,却为武汉抗疫捐出百万元。
国人正在努力求富,让自己富起来。与此同时,也当努力求贵,让自己“贵”起来。□(摘自《北京日报》)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