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密码
□ 朱彩萍
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赢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现行标准下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解决了困扰陇原大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谱写了富民兴陇的历史新篇章。甘肃脱贫攻坚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原因固然很多,但以下六个方面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制胜密码。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面对千百年来困扰甘肃人民的贫困问题,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绝不拖全国脱贫攻坚后腿的政治自觉和造福陇原儿女的使命担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全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层层压实领导责任。成立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全员担任副组长的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12个脱贫攻坚专责工作组,省委省政府每年与8名省级干部、24个省直相关部门及13个市州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全覆盖带头走访调研86个县市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脱贫责任体系,全省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谋脱贫、全力以赴打硬仗的总攻态势,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摘帽,以强大的组织领导力和贯彻执行力保障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和正确价值引领。
创新是引领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在甘肃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立足自然状况和客观条件,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了“甘南州旅游扶贫减贫模式”、“扶贫车间”模式、“庄浪模式”、“陇南模式”、定西市“551”产业扶贫模式等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扶贫实践新模式。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协调发展是推动脱贫攻坚的必然路径。坚持把整体推进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协调起来,把扶贫与扶志扶智协调起来,把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起来,注重跨区域的衔接与协调,实现扶贫资源整合,促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逐步得以有效解决。
绿色发展是贫困地区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精准脱贫中,甘肃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探索出了生态旅游扶贫的新模式,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开放发展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帮扶力量,主动上门对接,汇聚起磅礴之力攻克贫困堡垒,为我省贫困地区群众架起了“走出去”的桥梁,更拓宽了“富起来”的路子。
共享发展是脱贫攻坚的价值取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症下药,靶向诊疗,加大扶贫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支持力度,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脱贫,切实使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统筹安排省内外各类帮扶资源,全力以赴做好对接服务,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凝聚起了强大的攻坚合力。
一是加强了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2016年以来,天津、福州、厦门、青岛4市39个区县对我省58个贫困县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帮办了一大批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实现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是完善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36个中央帮扶单位对我省43个贫困县进行定点帮扶,陇原40万名干部上山下乡,同贫困老百姓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共同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三是激发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2020年引导东部152家民营企业、102个社会组织,对我省纳入国家挂牌督战的104个深度贫困村实施全覆盖结对帮扶。组织动员省内26家民营企业、125个社会组织“加持”帮扶。注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严查违法违规活动,充分释放了社会组织的活力。可以说,脱贫攻坚的成功,是社会合力的结果,是集全党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结果。
注重发挥脱贫攻坚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我省从2015年选派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最能打硬仗的人选派到最需要的地方,精准选派、尽锐出征,倾力选拔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聚焦深度贫困,贯彻精准方略,合力攻坚克难,脱贫速度明显加快、脱贫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共组建了7262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累计选派147333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仍有2.2万余名驻村干部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奋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一线。“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正是由于驻村帮扶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的充分发挥,村级攻坚力量不断得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得以大大提升,脱贫攻坚战才取得了全面胜利。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只有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才能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近年来,甘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多措并举,狠抓工作落实,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动力和能力不断增强,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大力弘扬扶贫开发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使贫困户树立正确脱贫观念,激发靠双手改变命运的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准制订实施“一户一策”脱贫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方式,常态化、持续性、全覆盖开展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的信心和能力。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基本方略,瞄准“两不愁三保障”,把好识别、帮扶、退出等关键环节,树立扶贫不扶懒的鲜明导向。
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将产业扶持与扶贫挂钩,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周边群众稳定脱贫,确保已脱贫对象稳定增收。
培育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根基。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全国人民赓续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拓展了中国精神的谱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和担当情怀。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彰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制度优势。省委书记立军令状、五级书记抓扶贫、社会各界齐努力、千百万人民共战贫,是甘肃反贫困的真实写照,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甘肃样板。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精准脱贫反贫困方略,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甘肃人民的骄傲,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反贫困历史掀开新的篇章。
“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省40万名扶贫干部共同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涌现出一大批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因公殉职的扶贫干部张小娟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充分彰显了甘肃人民“敢死拼命、志在必得”的责任担当,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