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15个非遗项目晋升“国字号”(一)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我省的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临潭万人扯绳赛、甘南锅庄舞等15个项目入选。——题记
甘州小调
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这首传唱千年的民歌,到“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就太严啊年”这首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膏药匠词曲”的调子,流传在张掖一带的甘州小调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甘州小调是一门说唱艺术。其名目庞大,数目繁多,自成体系,既有对古代张掖地区音乐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同时,还将本土乐曲、外来乐曲相互融和,具有语言朴素、诙谐、幽默、滑稽、逗趣、易于上口等特点。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演唱时通常有乐队伴奏、多人演唱、一人弹唱等多种形式。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词谱多达200余首。
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历史上,自唐代以来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因战乱、避疫、逃荒到两当县南部山区的人们,其生活习俗保持了东南、西南多种少数民族的特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把两当地区山歌中的词和曲调与外来民歌进行了艺术嫁接,将多种唱腔融为一体,形成了广为流传、独具特色的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节奏自由、旋律舒展、风格粗犷、富于变化,演唱形式多样,曲调主要有羽、徽、商三种,曲体结构有一段体、两段体和三段体。目前,存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两大类。“花号子”曲调高亢,音域宽广,没有唱词,只有“咦、哟、哎、咳、啊、嗬、呀”等虚词。“排号子”一般有唱词,其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的,曲调比“花号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跃变化较小。
陇西云阳板
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的陇西云阳板,深受农耕文化影响,“祈雨”是其最原始的表演目的。
云阳板长约三尺,宽二寸五,四片为一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其表演队由8人组成。舞者手持云阳板,双手各持两片下端,排成双行,两人一列,作对称式挥舞行进。
早先云阳板的表演分大、中、小三组,由64人组成64卦的图形。表演过程中随旗幡的指引,队形不断变幻。现在,陇西云阳板在使用道具上只保留了中板,人数由64人减至8人。表演内容上简化了八卦太极图复杂的布阵与变幻,只保留了行进式的表演方式。舞蹈动作则将武术动作与民族舞蹈动作相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矫健轻松的特色。
龙头琴弹唱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这便是龙头琴弹唱里的歌词。
龙头琴弹唱发源于玛曲县,是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龙头琴因演奏乐器的琴头被雕成龙首形状而得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是集唱、弹、舞于一体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龙头琴弹唱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