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党建引领 凝聚振兴力量——会宁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纪实

22-12-19 15:23 来源:甘肃《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 本刊记者 魏 瑾

  初冬伊始,走进会宁的田野乡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一座座错落有序的蔬菜大棚、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崭新民居,构成了一幅幅气韵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

  近年来,会宁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揽,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固本强基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既是“指挥部”更是“冲锋队”。近年来,会宁县始终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多次组织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相关议题,聚焦政策理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培训1525人次,对乡村建设示范村、产业发展中心村乡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式轮训,全面推进“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履职能力和工作责任落实。

  不仅如此,会宁县始终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工作任务,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督促农村党组织严格落实“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今年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个,打造标准化先进党支部暨“五治融合”示范点21个。积极制定《四级网格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实现疫情防控、生态环保、乡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网格管理全覆盖。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要选好能带富、善治理的“带头人”,要培育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会宁县始终把选优配强振兴队伍作为关键抓手,实施“头雁”队伍锻造行动。2021年村“两委”换届完成后,全县284名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7.9岁,较换届前下降5.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85人,较换届前增加32人。同时严格落实《甘肃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实行“县级全面管、乡镇属地管、派出单位跟踪管”工作机制,督促驻村帮扶工作队发挥好“六大员”作用。目前,全县13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390名驻村干部,实现已脱贫村全覆盖。围绕产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会宁县今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05人、事业单位招考126人、“三支一扶”项目招录人员40人,培育“田秀才”201名、“土专家”309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过硬的人才支撑。

  富民强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会宁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产业先行

  加快乡村振兴前进步伐

  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因红军会师之后驻扎于此而得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地。同时红堡子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种植条件良好,加之地处交通要道,这里商贸活跃,农产品购销繁荣。但由于干部群众思想比较陈旧,缺乏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识,以及资源开发不够、结构调整不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早期红堡子村的发展十分缓慢。

  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村“两委”立足实际,采取“支部协调引路、企业全程服务、党员示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措施,全面构建“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党建新格局,成立林果业发展互助协会党支部、小杂粮购销协会党支部。通过全面推行“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种植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找市场、签订单、定规模、保销售,确立了“水地发展果菜,旱地铺砂种瓜,能人从事购销,闲人输转劳务,户户发展养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了“三园一优”(瓜园、果园、菜园、优质高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红堡子村党支部书记齐占虎告诉记者:“近十年,红堡子村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变化。特色优势蔬菜种植面积从12亩扩大到了1500亩,塑料大棚从无到有扩大到2000座,苹果种植面积达200亩,并成立奶牛养殖公司1家,规模养殖户从15户增加到85户,村级龙头企业已达到3家,带动就业350余人,增加收入700多万元。”

  秦启权是土生土长的红堡子村人,2016年,他怀着对家乡强烈的眷恋,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然而,面对家乡靠天吃饭,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挣个辛苦钱的粗放模式,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过认真考察,他发现红堡子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在发展蔬菜种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耐心思索后,他立即行动起来,趁着村上打造“蔬菜产业园”的机遇,于2017年创办小科家庭农场。秦启权回忆说:“当时多亏了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我流转了本村土地300亩种植高原夏菜,同时还带动我们村40户群众分散种植了200亩,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2018年,会宁县开展国道247线产业规划,秦启权抢抓机遇,在村“两委”规划的蔬菜产业片区,流转土地1000多亩,用于发展塑料大棚蔬菜种植。“在前期发展中,我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镇村两级为我争取了各类扶持资金70万元,帮助我注册成立了陇上小科公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种植的番茄、菜花、娃娃菜、土豆等系列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现在都直接销往上海的高端超市。”秦启权说。

  齐占虎认为,乡村振兴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我们依托红堡子村本土特色的‘一园一地’(红堡子革命烈士陵园和会州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资源,实施红色文化传承、公共文化惠民、思想道德引领、文明实践建设工程,经常性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加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力促进了全村淳朴民风的形成。”

  如今的红堡子村,“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乡风淳”,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文明村。

  红色旅游

  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作为长征会师纪念地,红色是会宁县最大的特色,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旅游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参观瞻仰向休闲体验转变是会宁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带五色·多彩会宁”整体思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位于会宁县城郊的“红军村”(南什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青砖灰瓦白墙的院落和古色古香的风味美食街相得益彰。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期间,紧邻县城的南什村曾是非常重要的水源地、宿营地、粮草征集保障基地和战略枢纽村。不仅如此,南什村区域内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东汉古城、明代古堡、明代驿铺、通商大道,在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会宁县量身打造了会宁南川·红军村乡村振兴项目。

  该项目于2020年9月奠基开工,规划建设文旅、农业、康养三大板块。其中位于南什村的红色文旅板块,现已完成民宿四合院、红军村主题广场、南什村史馆、红色文化大观园、通宁门、通宁河、会宁特产馆、红军食堂8个项目的改造建设。

  据负责此项目的甘肃特地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昶磊介绍:“在红军村项目实施前,南什村环境面貌较差,除有部分耕地外,也不乏塌崖、河沟、盐碱滩。由于紧邻县城,很多人怀着城区边缘地带的普遍心理,有走心没守心。村民以传统农业为主,旱地多、水浇地少,没有可持续发展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特色产业,土地撂荒和村庄空壳化现象制约着南什村的振兴和发展。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完成塌崖河沟治理40余万立方米,建成蔬菜采摘大棚2640座。对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户,我们对原始院落重新规划,改造升级为民宿院落;对没有产业且房屋破旧不能修复的农户,借助政策就地进行集中安置,并配以农业大棚发展种养产业,增收致富;对于部分有技术无市场的农户,我们支持他们直接参与或零金额出租商铺参与文旅项目建设、经营,获得收入。我们按照‘党建引领、项目带动、村企共建、党群联动’的思路,通过实行运营企业支部和村党支部联建制度,开展主题党日、上党课,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创业示范岗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园区务工、创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事创业的向心力,带动村民真正成为红军村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据了解,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兑付土地流转费500元/亩/年,村民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免租费孵化培育农民合作社4家、大学生合作社6家,吸纳就业140人左右,实现人均增收4.5万元以上。“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围绕‘硬件的推进和软件的提升’两个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红军村打造成全省最具品牌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一个项目激活一个区域,一个村托起一座城’。”何昶磊说。

  党旗迎风招展,振兴战鼓正酣。如今的会宁,乡村旅游高位发展、富民产业提质增效、民生福祉节节攀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正在会师大地上徐徐展开。□

  (会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