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专题策划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新时代甘肃“黄河故事”

23-07-13 09:5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兴文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黄河上游文化的中心代表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我们要根据黄河上游文化特质,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新时代甘肃“黄河故事”,自觉扛起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时代使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

  讲好“历史故事”

  甘肃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黄河流域甘肃段孕育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以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如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沙井文化等,年代由距今78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3000多年前,构成了完整的发展序列。甘肃也是黄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丝绸之路离开关中地区向西北延伸形成大通道的重要区域,是早期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荟萃地。甘肃黄河文化以特色文化遗产最为灿烂,有石窟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系统反映了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文化繁荣到社会进步的基本过程,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鲜明的时代价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黄河文化以其博大的气势,宽广的心胸,融汇外来,形成一个富于包容性的开放系统。甘肃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多样,自古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黄河流域是东联三秦文化、西通西域文化、北毗草原文化、南接巴蜀文化的枢纽要地。甘肃黄河文化底蕴深厚、类型丰富,各类文化形态在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板块之间交流、碰撞、融合和传播,促进了中华文化有机整体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展现出甘肃黄河文化的同源性、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等精神特质。

  讲好“红色故事”

  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数量众多的红色文化遗产在黄河干流及支流流域广泛分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承载地,主要包括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北上线路、红军会师线路2个红军长征重点线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行路线等,主要遗存有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榜罗镇会议旧址、古浪战役纪念馆、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等。与之相关的革命文物,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大量保存,部分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在全国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有中央红军爬过雪山,走出茫茫草地,毛泽东同志朗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红军从这里开始走向胜利的豪情,更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深切期望和殷殷嘱托。

  这些黄河红色文化遗产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陇原大地光前裕后的伟大征程,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讲好“生态故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承担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黄河在甘肃境内“两进两出”,流经913公里,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同时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沿黄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68毫米,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73%。人均水资源量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60立方米和222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与国家政治安定、经济兴衰紧密相关。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水部式》与《沙州敦煌县行水规则》两件文书撰成于唐代,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法规与区域性灌溉细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甘肃省主动作为,先谋先行,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大型土石坝水库鸳鸯池水库、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中国大型跨流域调水先驱引大入秦工程、“六老汉”在八步沙创造的绿进沙退奇迹等,无不对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引领性与支撑性作用。甘肃在生态建设中不懈探索并取得的可喜成果,为经济相对落后且生态脆弱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打造了实物“样板”,是现代黄河文化的宝贵财富。

  讲好“丝路故事”

  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黄河流域甘肃段成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的黄金地带。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中华文化在这里进一步吸收、融合、影响其他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

  河西走廊曾是黄河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的前沿,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出长安,翻越秦岭,渡过黄河,踏上河西走廊,在张掖焉支山举办博览会并召见宴请西域使者,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黄河流域甘肃段众多的城址、石窟寺、壁画、古建筑、文物等文化遗产保留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古代丝绸之路兴衰的历史记忆。

  讲好“民族故事”

  黄河流域甘肃段幅员辽阔,连接着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贯通着中原与西域,融汇着草原游牧与大陆农耕,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1247年,阔端和萨迦班智达在凉州进行的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现存的吐谷浑王族墓、白塔寺遗址、八角城遗址突出展示了黄河流域甘肃段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实物遗存,是见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标识。

  自古以来,甘肃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西戎、羌、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等民族在这片热土上交流、迁徙、融合,与之相关的众多黄河文化遗产,真实记录了多民族最终汇聚形成中华民族,产生“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统”主流意识的重要过程,反映出中华民族治理体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单一走向复合,由原始走向成熟的过程。今天,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多民族和谐共处,甘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省上下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讲好“新时代故事”

  70余年来,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在兰州视察黄河治理和保护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为创作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我们要利用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的新机遇,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