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 确保大局安全稳定

2024-09-26 10:58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中共礼县委书记 陈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首次以专章论述国家安全,并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礼县地处陇南市西北部,辖29个乡镇568个行政村、11个社区,户籍人口52.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6.92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基层各类矛盾增多,各类风险交织,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不断探索创新思路方法,持续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加快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礼县”。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稳社会治理“方向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引领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高度重视政治引领在社会治理中的决定性、根本性作用,将其贯穿于推动社会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定政治方向。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强化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构建高效联动的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指挥体系,进一步放大信息研判、力量调配、协调处置、舆论引导等工作合力。要凝聚政治力量。聚焦基层党建“创新创优”主题,创新“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模式,丰富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载体,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锻造社会治理“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我们要将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充分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要以法治护航发展。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能力建设,保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有效。积极开展联企服务专项行动,探索组建巡回法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以法治维护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案责任制和信访接待日等制度,集中解决各类信访积案,依法有效化解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矛盾纠纷,有序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要以法治兜底服务。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继续办好礼县“法律大讲堂”和“农民夜校”,持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司法所、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群众的基本取向,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涵养社会治理“正能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治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持续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要开展村规民约指引行动。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卫生和制止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纳入村规民约,注重建章立制,固化整治成果,引领村民崇德向善,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共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要开展道德示范提升行动。实施好礼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万千百”计划,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平安乡村”“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奋发向上,不断厚植社会治理的道德沃土。要开展内力激发行动。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送影下乡、送法下乡等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各类文艺活动,把文艺创作融入德治宣传,用鲜活的艺术形象教化育人,不断激发社会治理的动力活力。

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共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社会治理要从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多元互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以自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基础。要创新自治组织形式。大力推广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民主自治形式,灵活运用文化广场、群众院落、田间地头等载体,及时了解村民需求呼声,共同商讨决定村庄重要事项,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以群众自治为主体的特色工作模式。要丰富群众工作载体。全面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鼓励各乡镇、社区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开辟多元化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断丰富基层社会治理载体。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引导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矛盾调解、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跑出社会治理“加速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要将现代智能技术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相融合,以理念与法治手段的创新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要强化基层网格服务管理,将全县划分为703个社会治理网格,落实《礼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加快推进网格员配备专职化、网格事项清单化、考核奖惩一体化建设,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雪亮工程”建设为牵引,有效整合礼县公安指挥调度平台、智慧城市监管平台和地质灾害隐患监控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城乡统筹、线上线下融合、人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推进便民服务提档升级,积极推进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全县568个“双协”管理员作用,开展政策咨询、代理承办、志愿服务以及社情民意收集、食品卫生监督、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