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排头兵” 绘就“黄河安澜”新画卷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考察,擘画大河之治。9月11日,总书记走上“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凭栏远眺,驻足凝思。12日,一场牵动黄河沿岸9省区的会议——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兰州召开。
黄河,这条横亘在神州大地上的母亲河,承载着古老而厚重的中华文明,从世界屋脊滔滔而下,越过山川,跨过沟堑,昼夜不息,奔流入海。治水安邦,兴水利民。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蜿蜒的黄河在这里两进两出。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母亲河涵养好水源,是甘肃的光荣使命。五年来,甘肃始终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树牢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举全省之力抓好上游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彰显陇原担当,确保黄河岁岁安澜、长流不息。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清、民族兴。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仍要看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在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下去。黄河成“黄”于甘肃,流经黄土高原后黄河泥沙量显著增大。因此,我们既要树牢上游意识,又要有系统观念,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坚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完善同其他沿黄省区的沟通协调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推动形成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迈上新台阶。
水是发展之基,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充足的水源。发展水平不均衡、内生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这些都是困扰黄河流域发展的根本问题。一组数据非常直观: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支撑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13%的粮食产量、14%的国内生产总值。面对这些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甘肃虽是欠发达省份,却有着风光电等清洁能源优势和深厚的工业基础。我们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着力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绿色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的江河战略融汇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篇章,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聚合力。
山河披锦绣,盛世写华章。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国家战略的首倡之地,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当好“排头兵”,努力绘就黄河安澜、人民幸福的时代新画卷。
- 2024-10-21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
- 2024-09-26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
- 2024-08-19在新征程上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 2024-07-16让无疆大爱在陇原上空恒久激荡——持续推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