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与明白人
王兆贵
据《南史》记载,南朝宋庐江潜县人何尚之升任吏部郎后请假探亲,满朝官员都到码头为他送行。到家后,父亲何叔度问他,听说你这次回来,惊动了朝廷,能有多少人?何尚之回答说,大概数百人。父亲笑着说,这是送吏部郎的,与你有什么关系?
何叔度不过是说了句大实话,转述者却在文后加注说“千古名言”。何叔度曾做过尚书,对官场的事心知肚明,所言透彻见底。他对儿子说:“东晋时期大将军殷浩回乡省亲,送别的人多得很。及至罢官流放东阳,他的船停靠在征虏亭码头好几天,就连亲朋故旧也不再来看他了。”
就此看来,何叔度不仅是过来人、聪明人,而且是明白人。明白人都是聪明人,但聪明人不见得都是明白人。三国时的杨修极为聪明,每每能猜中曹操的心事。可悲的是,杨修聪明过了头,屡犯曹操大忌,四十四岁就被杀了。
要做一个明白人,既不能违心苟合世俗,也不能任性招致祸端,更不能逞强殃及大局。左宗棠棋艺高超,罕逢对手。进军新疆途中遇一老者摆摊竞技,号称“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颇为不服,于是下马对弈,接连完胜三局。左宗棠心想,你这“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该撤了。及至左宗棠收复新疆班师回朝,途中却见“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仍然竖在那里。为让这位老者彻底服输,左宗棠再次与其过招。没想到这次摆开阵势后却一败再败。左宗棠大惑不解,老者说:“上次将军要领兵出征,我若挫了您的锐气,于战事不利;这次您已凯旋,我也无需谦让了。”什么叫明白人?这位老者当之无愧。D(摘自《领导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