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 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入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向上向好、质效提升。为引导全省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此次座谈会精神,本期专题策划特别约请省直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学者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解读,并派记者走基层、访企业、看发展,以第一视角展现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新风貌。
东风浩荡满眼春,奋楫扬帆浪更高。新时代新征程,全省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用好用足各项有利举措,政企同心、上下协力,鼓足干劲、务实创新,共同书写甘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策护航 措施加力
全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乘势而上、再谱新篇
■ 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
近年来,全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作出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落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向上向好、质效齐升
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省实有私营企业62.77万户,个体工商户166.39万户,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比重的93.19%;2024年新增私营企业7.65万户,个体工商户22.19万户。全省实有规上民营企业11630家、占全省规上企业的83%;2024年新增规上民营企业2260家、占比84.5%。
民间投资提速扩量。2024年,全省招商引资民营企业在甘投资新签约项目3990个,金额7864.58亿元、同比增长43.92%。民间资本参与重点投资项目86个,签订正式投资协议或合同37份,成功吸引民间资本234.6亿元。2024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2.8%,投资量占总量的38.1%,扣除房地产后增长11.9%,1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科创活力有效激发。2024年,申请国家公示备案我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581家、占新认定企业的82.29%;全省有效期内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共计2023家、占比82.8%。遴选入库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民营企业124家、占比50.2%。入库全省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4480家、占比98.66%。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542家、占比90.02%。
贡献担当更加彰显。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涉税户数109.2万户,民营经济税收546亿元、占税收总额的36.1%。全省民营企业捐款捐物1.5亿余元支持积石山灾后重建。1541家民营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投资经营类项目863个、32.85亿元,公益捐赠类项目2196个、3.39亿元。
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蹄疾步稳、加力提效
就全省情况看,我省民营经济“小、弱、散”的情况依然存在,民营企业在发展环境、信心提振、要素保障、科技创新、融资引才、转型升级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全省上下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强化法治保障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完善工作机构机制等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
优环境、减负担,民营企业体感温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出台《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高标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27项310条任务见行见效。全省9022件宜办高频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到100%,“陇商通”涉企事项按期办结率达到99.5%,信用建设领域6项指标位居西部前列,全省营商环境呈现出稳步提升、进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准入壁垒破除有力。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非禁即入”,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长效机制,开展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措施清理,废止政策措施148件、修订政策措施36件、适用例外规定4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文件123件。问题解决有力有效。省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制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线索办理反馈工作机制,发展改革系统邀请5940家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577次、收集建议诉求3407条,解决3086个、解决率90.6%。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收到民营经济领域信访事项412件次,及时受理率和一次性化解率分别为99.7%、95.6%。企业负担有效减轻。2024年为全省民营主体新增减退缓各项税费106.43亿元、占新增减退缓税费总额的79.94%。在全国率先建立涉企违规收费整治长效机制,立案查办涉企违规收费案件51件,退还671.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2.8万元。
强供给、促发展,民营经济活力动力持续迸发。人才支撑日趋完善。征集企业技术需求234项,选派129名青年博士深入56家民营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新增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职专业点37个,补贴4.47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19万人次。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达成初步意向性就业协议4.3万份。要素保障持续发力。对招商项目供地由出让为主转为出让、出租并重,推动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完成“标准地”出让130宗1163.36公顷。优化精简环评审批流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时限由60(30)个工作日压缩到20(7)个工作日。强化能耗要素保障,2024年省级共出具22个民营企业新上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涉及投资407.61亿元。融资难题有所缓解。持续开展“贷动陇原 惠企利民”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整合上线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认证市场主体59.7万家,授信4164亿元、放款3585亿元。建立省市县三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授信738.6亿元、发放贷款467.6亿元、平均利率4.3%。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支持体系,新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额188.89亿元、占比52.26%。
强法治、亲政商,民企发展底气决心夯实提振。法治保障不断强化。修订《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启动我省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办法起草工作。依法加快涉中小微企业案件立案受理进程,率先启动甘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受理问题办结率90.2%。严惩各类涉企类案件1108起,挽回损失7.5亿元。印发《甘肃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试行)》,严厉打击商标囤积、恶意抢注等违法违规行为。执法水平有效提升。贯彻执法“零干扰”、涉企案件“专案专办”,规范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强化涉企案件检察监督,“挂案”清理31件,解除错误查封企业财产350.7万元。持续推行行政柔性执法,落实落细“首违不罚”规定和“两轻一免”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两轻一免”清单事项864项,规范引导各级执法单位采用柔性执法方式累计办理案件约400万件。政商关系愈加亲清。出台《甘肃省亲清政商交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负面清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设租寻租等行为。印发《甘肃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实地走访民营企业、商会1403家,梳理归类问题126个,转办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乘势而上、抓主抓重,做好促进民营经济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坚决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民营经济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发挥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作用。
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和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作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强化土地、人才要素保障,优化供地流程和环节,提高供地效率,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
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出台我省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办法。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着力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民营经济政策开展专项评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落实落细惠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支持政策,开展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题督查。
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合作的服务、指导,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 2025-03-12再启新程谱新篇
- 2024-12-16按下改革“快进键” 跑出发展“加速度”
- 2024-12-16西瓜小镇的嬗变——探寻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密钥”
- 2024-12-16“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透过政务服务窗口看武威市民生改革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