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媒体变革势在必行

2025-05-13 09:01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姚成得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深入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建构了传播价值、激发了创作灵感。甘肃省广电总台和甘肃广电传媒集团同频共振,全面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依托甘肃深厚的文化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在媒体系统性变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传播好甘肃文化是时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甘肃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陇原大地汇成灿烂星河。“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从敦煌莫高窟到麦积山石窟,从嘉峪关长城到天水伏羲庙,总书记坚实的脚步,丈量着甘肃的文化版图;总书记关切的目光,寄托着领袖的文化情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媒介的载体支撑与平台呈现,更需要现代传播强有力的引导与推动。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和国有文化企业,弘扬和传播好我省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新时代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势,让文化传播成为声屏网端的主旋律、好声音,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甘肃文化为传播“好声音”聚力赋能。好的传播就是要让群众喜闻乐见。省广电总台实施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以来,搭建了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四梁八柱”,机制创新和流程再造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主要频道频率和品牌节目栏目焕新上线。在内容建设和品牌打造方面,深耕甘肃文化,为全媒体生产传播固本培元、聚力赋能,“思想+艺术+技术”的传播优势聚合放大。视听甘肃客户端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以敦煌文化内容为代表的短视频精品迭出,客户端、视频号美誉度传播力大幅提升。2025年甘肃春晚将甘肃文化搬上舞台和荧屏,覆盖全国71个中心城市,触达用户超10亿,在全国卫视省级春晚传播指数中排名第五。历史人文纪录片《关陇古道》拍摄进展顺利,沿线各地表达了共襄文化盛举的强烈愿望,合力打造讲好甘肃故事的文化名片。另外,敦煌主题文化3D裸眼沉浸式体验厅,《千手千眼》剧目选点驻演和全国巡演,这些甘肃文化基因和要素聚集的重点项目,以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传播趋势稳步推进。甘肃文化是内容建设深度开发的富矿,也是媒体转型发展跃迁新质传播力的引擎。

  文化传播要全面创新融合。我们充分运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果,拥抱移动传播通行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让甘肃文化借助手机这个“四全媒体”,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最优效果的传播。去年以来,总台和集团顺应时代变迁和媒体变革,强化互联网思维、回应年轻受众需求,组建应用创新团队、激发创意创效活力,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云端”,推出了一系列热播爆款融媒体产品。其中,全国首部奇幻探秘AI微短剧《马家窑谜踪之神杖密码》在今年春节过后重磅上线,迅速“破圈”引起高度关注,首轮播放突破8000万次、互动超500万人次,相关话题参与、转发和阅读量过亿,不仅成为近年来现象级文化传播经典案例,其“科技赋能文化”的创新融合传播模式,也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传播“画龙点睛”。这部作品以数字化形式创设穿越时空的场景,既体现东方美学特色,又强化视觉冲击,AI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制作成本,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角色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用户的体验感。历史文物“活”起来、传统文化“靓”起来,让大家在赏心悦目的互动传播中潜移默化接受文化熏陶。这充分说明,只有加快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掌握融合创新这个全媒体生产传播“密码”,才能在文化传播中推陈出新、点石成金,才能确保甘肃文化汇聚正能量、传播大流量,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双创”广泛弘扬,汇聚起兴国强国的磅礴力量。D

  (作者单位:甘肃广电传媒集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