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萃 >> 视野

“抓经济实在、讲政治缥缈”是曲解

2018-05-16 18:34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人民日报》刊登辛鸣的文章说,一段时间以来,党内不讲政治的现象在潜滋暗长。有些同志认为,讲政治虚无缥缈,不如抓经济实实在在。这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搞政治挂帅,但绝不能丢掉政治这一灵魂。讲政治就要讲方向,不忘初心;讲政治就要讲立场,不忘本来;讲政治就要讲看齐,不忘本分。

  中国共产党所讲的政治是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顺应民心的正大光明的追求,是不断增强最大多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身体力行的奋斗,而不是见风使舵的“投机政治”,更不是西方的“金钱政治”“寡头政治”“政客政治”。尤其是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今天,党员、干部必须搞清楚“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必须永远站稳人民立场。

  怎样斩断权力寻租链条

  《人民论坛》刊登张峥的文章说,如何切断寻租根脉,有效整治权力寻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权力寻租的特点:一是依托职务便利,谋划“设租”行为。权力“设租”行为,主要聚集在管人、管事、管钱的政府职能部门。拥有这方面职能的政府部门,其内部官员容易借助职务上的便利进行“揽事”,并“爱好”政府审批审核。一些企业、个人为了通过“关卡”,考虑委托关系开后门,助长了这些“设租”行为。二是借力体制改革,“官商勾结”寻租。个别政府官员利用体制转型时的漏洞,积极钻政策空,打擦边球,将权力寻租的行为落在企业改制重组等上面,通过“官商勾结”,从中谋取一系列的资金和福利。

  文章认为,为了减少权力对公民的伤害,就必须厘清什么是公共权力、什么是公共权利。在此情况下,我国亟需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即利用一种权力去约束或制衡另外一种权力。该模式既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也有效控制了另外一种权力,能有效地控制权力寻租。政府要适度实施干预,消除寻租市场租金。反寻租的关键在于政府的适度干预,只有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限,才能利用规范的法律来制约权力寻租。要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市场,要从反寻租入手,不断提升寻租成本的公开化、竞争化。此外,建立官员的行政问责网络制度体系也能有效约束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让官员对于寻租行为望而却步。

  2017年第6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