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的诞生和发展
早在1907年,哈尔滨的工人就曾举行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当时,哈尔滨的中国工人从俄国布尔什维克那里知道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三十六棚总工厂机车分厂有个名叫吴泰的中国工人领袖,代表中国工人联络俄籍工友,提议中俄工人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
1907年4月30日,工人派代表找到东清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大总管巴切罗夫,提出“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我们要开庆祝会,要求放假一天”的要求,但遭拒绝。中俄工人代表遂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将纪念活动改在5月14日(俄历5月1日)举行。
5月14日13时,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集会开始,会场选在江北太阳岛一个高坡处,会上许多中俄工人发表演说,提出工人应团结起来,为改善生活待遇、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斗争。此后,哈尔滨工人开始每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19年5月1日,梁启超等人主办的北京《晨报》副刊正式出版了“劳动节纪念号”。1920年,上海、北京、广州、唐山都举行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刊出“劳动节纪念号”。同时,《新青年》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沿岸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李大钊在《“五一”运动史》一文中专门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欧美工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并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5月1日作为觉醒的日期。
土地革命时期,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边区都举行过不同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例如1933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组织了盛大的庆祝会。这次庆祝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即是红军大阅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23日,政务院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5月1日定为劳动者的法定节日,并在全社会倡导劳动最光荣,举办各种庆祝和表彰活动。(贾晓明)
- 2023-04-10午夜枪声
- 2023-04-10雷锋入党故事
- 2023-04-10中央苏区的植树运动
- 2023-04-10百年党史关键词:民主与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