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普天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我们是否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一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议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2024年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出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毫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时强调:“长期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稳步增长,活力涌现,据2024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3%、达5300余万户,个体工商户由4000余万户增加至1.24亿户,民营经济规模实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民营企业成为重要力量。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程中,共有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投入超过1100亿元,惠及超过18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民营企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敢为人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断突破,孕育出了一批高成长的新兴企业。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2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8万家增长至35.9万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0.9%。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万家,民营企业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民营企业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民营企业要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新产品、新应用研发,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转化,参与国家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打造经济新模式,不断优化市场格局,抢占竞争发展新高地。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以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民营企业的一道必答题。民营企业要积极主动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基础云服务及工业App,打造基础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核心数据和工业设备、运营管理云上平台。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变革,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水平和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持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根据《报告》数据显示,自2019年开始,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培育增长新动力,要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不断优化出口结构,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推动国际化经营。要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研发创新、智能制造、集成供应链等优势,稳妥防范化解风险,努力使我国民营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关键企业,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D
(作者单位:无锡学院)
- 2025-02-25扩大支持范围 优化实施机制 增加资金规模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
- 2024-11-22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第二
- 2024-11-22聚焦“五个坚持” 实施“五力工程” 在深度融合实践中彰显党建引领力
- 2024-11-22以高水平党建助推工程项目攻坚克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