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5-03-12 15:03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胡志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了我们党始终毫不动摇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决心,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蓝图。组织部门担负着选贤任能、汇聚人才、强基固本等职责,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新定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际行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以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筑牢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学习教育,完善落实领导带头讲、专家辅导讲、党支部书记讲、普通党员讲“四讲”制度,普遍建立生成性学习、实战化培训机制,完善政治铸魂体系和闭环落实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必修课、常修课,开展专项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摆在干部教育培训首位,把改革精神与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全方位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构建分级分类、特色鲜明、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着眼事业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干部教育政治性、创新性与实效性,锻造堪当重任、作风优良、勇挑重担的干部铁军。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坚持领导领学、班子研学、支部促学、党员自学,聚焦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大任务,推出一批反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选题,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集中力量调研攻关,为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组工智慧和力量。

  实施“选贤任能”工程,以实干笃行锻造过硬队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重实绩、重实干、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调研,深入实施干部队伍梯队培养计划,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大力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在干部考察、年度考核中进一步突出改革攻坚。坚持事业为上,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注重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生态建设、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和改革发展一线看干部、练干部、选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积极干事创业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全完善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体系,强化对关键领域、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大力实施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计划,增强干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奋勇争先。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深入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的关心关爱,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旗帜鲜明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激发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内生动能。

  实施“人才赋能”工程,以育才聚才厚植发展沃土。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大量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硬核支撑。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持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的具体措施,建立人才政策定期更新、宣传推荐、督促落实制度,健全市、县、乡三级党委联系服务人才体系,推动部门单位“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以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多管齐下引才引智。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立足教育、科技、产业等基础条件,聚焦本地区优势领域攻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人才集聚节点,引领带动全域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健全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打通人才跨领域、跨行业交流通道,主动融入跨区域人才协调发展,推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瞄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建立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供需对接机制,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服务品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激励留才用才,积极搭建育才平台,加强专家工作站、人才实训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暖心”工程,强化住房、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保障,建立健全成果奖励、配套奖励、政治激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和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让各方面优秀人才放开手脚、释放才能。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以组织有力筑牢战斗堡垒。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拧紧组织链条、贯通组织体系、建强战斗堡垒,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实施“三基”建设巩固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各领域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基层党建形式主义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有效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提升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全面实施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训储备,深入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基本阵地作用,探索建立利用村规民约推进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打造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有效途径,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线上线下全覆盖。

  实施“先锋引领”工程,以作用发挥彰显先锋力量。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促进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规范起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在政治审查、派员列席、全程纪实等方面突破用力,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规范和管理党员网络言行,落实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实现处置一人、教育一批的效果。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深化“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积极搭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平台,构建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正向激励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任务落实上当先锋、作表率,为改革发展积极贡献组织力量。D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