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儿洼阻击战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经过一年转战,1935年10月10日中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相继到达镇原县三岔镇。
按照蒋介石“追剿”红军的战略计划,为阻挠中央红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国民党西北“剿共”副总司令张学良急忙作出了在洪德、悦乐以西地区(今镇原的马渠、三岔、殷家城一带)消灭中央红军的军事部署。此时,马鸿逵第三十五师王富德骑兵团也追踪而至,中央红军处于被前后夹击的困境。为了阻击尾追之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和军委直属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决定派干部团三营政治连,迂回到距离三岔镇三十多华里的塔儿洼设伏,阻击、牵制敌人。当马鸿逵骑兵团的大队人马追到塔儿洼时,陕甘支队将其截击在一个狭长的崾岘中,毙伤3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成功阻击了国民党部队对党中央和红军的追击。
事后,当地群众编了个顺口溜:八月中秋九月半,塔儿洼上遇火线,红军战士真勇敢,国民党军队不沾边,马匪骑兵死伤过千万,红军只伤了八个半。
这场以少胜多的塔儿洼阻击战,是中央红军进入陕甘根据地之前规模较大的一次战斗,它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保证了红军大部队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D(选自《陇原红故事》)
- 2025-03-13这个春节陈云为什么建议部长们不拜年
- 2025-02-25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战役是“平生最得意之作”?
- 2025-02-25智勇双全的秦善秀
- 2025-02-25周恩来的“养身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