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率“接诉即办”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张掖市推行“接诉即办”改革快速响应解决群众诉求
中共张掖市委组织部
张掖市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积极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模式,把“接诉即办”改革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金钥匙,对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业务流程升级再造,形成了反映诉求更畅达、回应问题更直接、解决困难更彻底的闭环机制,推动实现基层有活力、管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的治理目标。
背景动因
近年来,张掖市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坚持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一体严密,网格管理、精细服务共同发力,队伍力量、资源保障同步加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群众诉求收集不够及时精准、问题反映渠道不够畅通多元、跨部门跨行业联动解决问题阻力较大、群众诉求办理周期较长、办理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等问题,亟须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来快速响应和处理群众诉求。为此,张掖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为民服务“接诉即办”改革,整合党建、治理、服务等资源,健全多元化发现、多渠道反映、分类别处理、跟踪式问效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要做法及成效
全时域整合联动,“一号响应”听诉求。线下用好“全科网格”,让群众办事“只进一家门”。全面优化网格组织体系,打造集党的建设、矛盾化解、服务代办等功能为一体的“全要素网格”1730个,建立“一门式全天候”群众诉求响应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800多个村和社区设立“接诉即办”窗口,深化拓展“民情365”、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等服务模式,实现群众诉求“网格收集—网格内解决或诉求流转处置—处置结果反馈至网格”的工作闭环。线上打造“智慧平台”,让群众有事“只拨一个号”。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主阵地,按照“一体化统筹设计、智能化服务升级、标准化规范运行”的原则,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相关职能部门31条热线全部进行整合,并与110、119、120等紧急热线互联互通,做到实时在线、诉求“秒回”、工单“直派”,实现诉求提交、受理办理、监督督办、反馈回访全流程线上流转。
全流程跟踪问效,“一张派单”办到底。精准派单靠实办理责任。围绕群众诉求办理全过程,制定详细流程,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简单工单“直派”,将相关部门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全部接入平台系统,对点位清晰、职责明确的诉求,按属地管理优先原则,快速直派乡(街道),县(区)“过站不停车”,缩短条块衔接周期。复杂工单“双派”,对需要构建常态化长效机制的诉求事项,向所属县区和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派单,明确交办、协办责任,共同用力解决问题。跨界工单“联派”,对需要跨区域解决的复杂问题,由“首接”单位召集相关部门现场调度、集体会诊、联合认定,拆分诉求事项,细化职责分工,协同推进解决。限时办结提高办理效率。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和行业标准,实行“即办、3小时、24小时、3天和7天”五级处置模式,对确需较长时间解决的诉求,适当延长办结期限;对短期难以解决的诉求,按照挂牌事项范围、标准、程序挂牌管理、督办落实。实行热线平台“红黄灯”提示,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办理情况的自动电话督办,并安排专人实时盯办。建立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为核心的回访考评指标体系,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号、解决不彻底不罢休、群众不满意不放过。2024年全市12345热线受理诉求113511件,交办工单41117件,按期办结率和满意率达到100%和99.72%。
赢主动未诉先办,“一线解题”浚源头。“每月一题”对共性问题集中攻坚。市、县(区)全面建立“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通过对“接诉即办”收集的问题分析筛选,把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高频问题、共性问题导入“每月一题”重点议题库,主要负责同志扑下身子、沉到基层,亲自上手、“解剖麻雀”,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以一个问题的化解带动一类问题解决。“常态走访”将矛盾化解在网格楼院。完善“县级党员干部包抓、机关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干部入户访查”三项机制,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带动148名市、县(区)班子成员深入走访包抓联系的村、社区网格,收集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诉求建议770余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经验启示
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必须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需要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依靠党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高效的执行力顺利推行。“接诉即办”改革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制定运行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将市县乡(街道)相关部门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全部纳入“接诉即办”体系,基层组织全面优化网格组织体系,为高效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必须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基层治理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基层治理的效能如何,关键要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接诉即办”推动了政府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了以群众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新模式,通过建立限时办理、审核办结、首接负责、协同联办等机制,对群众诉求实行闭环式管理、清单化推进、常态化督办,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工作转变。
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必须要重视做好数字赋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治理模式和“人海战术”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基层治理的需要,必须要将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基层治理走向“智治”。在“接诉即办”改革中,通过将社区、农村网格服务体系整体迁移上线,打造“掌上全科办理平台”,应急状态可一键调度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共驻共建单位负责人,将上级部署直接传达至基层一线;平时状态群众可通过“有事您说”“民意征集”功能反映诉求,快速高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把问题矛盾化解在网格之中。
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必须要强化主动治理意识。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杂、矛盾多,仅靠被动式服务,并不能从源头破解治理堵点、痛点,必须要强化主动治理意识。“接诉即办”推行以来,通过“县级领导包抓、党员干部下沉、落实常态走访、开展定期说事”等一揽子务实管用的举措,让党员干部直奔现场发现解决问题,从个性诉求中发现和解决共性问题,涌现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级七天”工作法、“一杯奶茶调解法”“情理法诉”等一批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有效推动了“接诉即办”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
- 2025-04-02广河县以“效”为先 推动干部监督提质增效
- 2025-04-02西和县深化“五治融合”激活治理效能
- 2025-04-02肃州区“三个聚焦” 打造过硬村干部队伍
- 2025-04-02民乐县精准施训推动 “三支队伍”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