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廉政建设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力以赴抓好学习教育

2025-04-18 15:38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央纪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落实中办《通知》要求,部署安排纪检监察机关学习教育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明确,抓责任、促落实,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抓重点、求实效,强调学习研讨要深,查摆问题要实,集中整治要严,开门教育要活,力戒形式主义;抓机关、带系统,把学习教育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统筹起来,机关派驻协同联动、系统上下一体推进,形成整体效应。

  开展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走在前、作表率。

  3月27日,云南省纪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党性、提高觉悟。

  甘肃省纪委监委日前召开省纪委常委会会议,安排部署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力以赴抓好学习教育,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赢得了党心民心,厚植了执政根基。要系统总结成效经验,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融入职责、落到行动。

  “系统总结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以来的经验做法,山西省纪委监委将紧盯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顽瘴痼疾,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惩治震慑,持续深化整治,进一步把制度笼子扎紧织密,持续涵养新风正气,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山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拥军表示。

  纪检监察机关肩负正风肃纪反腐重要职责,一方面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上走好第一方阵,另一方面要立足职能职责,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学习教育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严到底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深化对风、责、制、事、权、人的“一案六查”,常态化推进普规普纪教育,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光辉表示,将在严查严纠、同查同治、常态长效上下功夫,持续厚植崇廉尚洁的文化土壤。

  “作为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和干部,要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基础上,立足职能定位,一严到底纠治‘四风’,通过‘靠企吃企’治理、作风建设专项巡视等专项行动,严查顶风违纪行为,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负面清单,认真开展自我审视,真改实改,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中国一汽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D(陆丽环)

  编辑/薛文阅

  明镜高悬:镜子可以用来照人,也可以用来照自己

  《西京杂记·咸阳宫异宝》记载:秦朝的咸阳宫里,有许多珍宝,除一盏青玉五枝灯、十二枚铜人、一张长六尺的琴、一根长二尺三寸的玉管之外,还有一面镜子:“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

  这真是一面特别而神奇的镜子:宽四尺,高五尺九寸,正反两面均明亮无比。人站在镜子前面,镜子中的人却是颠倒的。如果用手轻轻抚摸胸口,镜中便能显现出五脏六腑,历历在目,毫无障碍。人如果身体有疾病,用手护住胸口照一下镜子,就能知道病在什么地方。有一个女子,因为心术不正,照了一下这面镜子,就心惊胆战。

  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的容颜,也可以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可以照出人的疾病,甚至能照出人的邪念,这多少有些天方夜谭、异想天开。但因为出于“美好愿望”,所以人们都愿意信以为真。后世即以“明镜高悬”为典,比喻官员判案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关汉卿杂剧《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旧时,“明镜高悬”的牌匾常常悬挂在衙门的公堂之上,寓意明察是非,善辨忠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里“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镜子可以用来照人,也可以用来照自己。所以,“明镜高悬”也应该有双重警示作用:犯法者,要如实招来,不要心存侥幸、百般抵赖;执法者,要秉公断案,不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镜子不会说话,但照镜子的人应该心中有数;经常照一照镜子,心里难免就会有所触动。若人有疾病,现在有B超、CT、核磁共振等可以替代那面镜子;若人心术不正、行为不端,再神奇的镜子也没有人民群众的眼睛明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