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经济 >> 企业天地

党建领航 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担当

2025-09-23 10:10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近年来,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金控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支撑。今年1—8月,为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投融资服务1362.71亿元,同比增长66.87%,并连续六年荣获“省长金融奖”。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正确发展方向

  深化理论武装筑“根魂”。始终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内容”、干部员工培训“第一课程”、党委巡察“第一任务”、党建考核“第一指标”,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台账机制,常态化推行领导班子领学、列席旁听督学、“三会一课”研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机制。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金融工作、国企改革等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学习内容与党委会研究决策议题紧密结合,谋划发展思路、狠抓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将“两个维护”体现到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全过程。

  融入公司治理强引领。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集团及所属25家企业全面实现“党建入章程”,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肩挑”领导体制,确保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章程为指引,分级分类动态修订《党组织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办法》,整合“三会一层”决策事项,完善权责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严格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

  深化改革激活力,塑造协同发展优势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启动内控制度“清废改立”专项行动,累计修订各类制度277项、精简129项、新建159项,构建了以现金流、业务流“双流合一”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合规管理体系,形成了“三横三纵”内控制度和集团“四会一层”治理行权保障图谱,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持续开展释法说规,由点及面推动合规经营理念深入每个层级,让制度规范时刻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财政+金融”模式。成功争取到全省构建“财政+金融”模式重大政策机遇并作为承接主体,推动落实“财政+担保、基金、征信、应急周转金、融资租赁”,实现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协同联动,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通过“财政+应急周转金”模式投放52.35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到期债务转贷难题。“财政+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实践,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

  构建板块协同格局。立足多板块金融业务布局,将协同发展作为核心优势,对内打造“一个金控”发展理念,对外积极构建一揽子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一个协同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套工作专班、一个牵头单位、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各业务板块在聚焦主责、深耕主业的同时,相互协作、相互增信、抱团发展,加快实现资源融汇、业务融合、优势融通。设立嘉峪关、张掖、武威、临夏、甘南五个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创新推出涵盖四大领域116项金融产品的全省首个全产业链金融产品与服务矩阵,累计开展协同项目102个,通过担保、租赁、再贷款、供应链等业务联动,为实体经济提供投融资服务超过100亿元,多板块协同效应不断放大。

  服务实体提质效,践行金融初心使命

  深耕普惠金融助力民生发展。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聚焦“支农支小”,拓展银担“总对总”合作模式,全面推广“兴陇快贷”“国担快贷”等适配性强、服务便捷、覆盖面广的批量担保业务,推动普惠担保扩面提质。今年1—8月,新增担保规模139.6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占比达99%。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小微企业专项担保产品统一执行1%的优惠费率,当期降费让利1.29亿元,累计降费让利14.58亿元,惠及企业4.42万户。

  发力绿色金融推动转型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业务全流程,不断创新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设立张掖祁连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临夏聚源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甘肃绿色矿产投资发展基金、甘肃陇徽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等,同时清理盘活兰白基金、乡村振兴基金、绿色生态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投向全省绿色矿产、现代农牧业、新能源、中医中药、装备制造等领域,累计完成投资项目32个,投资金额37.64亿元,助力我省绿色标杆企业金徽矿业成功上市,引进招商资本在甘投资,并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融资83.08亿元。

  聚焦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发展。多维度发力精准对接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股交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功能,深化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推进“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加大挂牌企业培育力度,助力省内高新技术企业“云上甘肃”通过绿色通道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甘肃征信整合“信易贷·陇信通”打造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2025年1—8月撮合企业融资1031.42亿元,同比增长114.41%,大幅提升企业融资效率;融资租赁板块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推出“科技创新融易租”“专精特新融易租”等产品,当期投放6.77亿元,有效支持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设备更新改造。

  选育管用聚人才,锻造过硬骨干队伍

  精准化选贤任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国企领导人员“20字”要求(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以政治标准为首要准则,严格选任条件和程序,制修订相关工作制度27项。树立“以能力论英雄”的鲜明用人导向,全面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大力选用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45岁以下的中层干部占比达48.9%。深化市场化用人改革,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着力提升经营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体系化人才赋能。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管理、专业技术2个序列,9个职级并行的“H”型人力资源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纵向可发展、横向可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通过社会化公开招聘、鼓励员工在职深造等方式,实现自主培养和精准引进相结合。目前集团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99.33%,其中硕博士学历占比27.83%,50%以上员工持有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常态化从严管理。始终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严”的基调贯穿管理全过程。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严肃“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六位一体”监督体系,细化各级责任清单,实现党委巡察所属党组织全覆盖。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高标准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一体推进“三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D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