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实现噪声自动监测
今年,我省全面实现全省噪声自动监测网建设并与国家平台联网,125个地级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实现噪声自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125个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点平均昼间达标率为89.7%,夜间达标率为85.6%。
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为声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支撑。2021年,组织开展全省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在全省地级城市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网络,新建噪声自动监测站135个,利旧改造8个。2023年,在兰州市新建7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原有8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加装气象六参数监测单元,完善兰州市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2024年,实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填平补齐建设项目,在兰州新区新建7个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并对原有120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加装气象六参数监测单元,完善全省市级城市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目前全省共有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57个,其中125个地级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经过国家审核确认,各站点运行正常。(顾丽娟)
金昌市持续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与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金昌市统筹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最新评估显示,永昌片区植被面积、覆盖度及生产力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退化草地稳步恢复,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关键生态功能增强,金昌市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已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保护区内全域禁牧,保护区外实施科学轮牧。确保头坝一、二、三号及金川东等4座水电站足额下泄生态流量。创新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监管体系,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数字孪生、AI识别等前沿技术,打造祁连山生态“智慧大脑”,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控与风险精准预警。
在深化监管联动方面,金昌市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推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紧密衔接,对破坏生态违法行为“零容忍”。积极推动永昌县与张掖市肃南县建立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并主动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一系列举措之下,雪豹、白唇鹿等珍稀动物重现山林,生态屏障日益稳固。
在生态保护优先前提下,严格落实禁牧与草畜平衡措施,积极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技术,发展林下经济与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地域特色鲜明、富民效益突出的产业集群。同时,审慎发展生态旅游与特色旅游,在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 2025-07-07我省“无废城市”建设成果丰硕
- 2025-07-07全国林长制督查考核甘肃获评优秀等次
- 2025-07-07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亿元
- 2025-05-14临洮铝业公司废水循环利用获评全国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