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水的甘肃 她把鱼养出了名堂 ——记我省党的十九大代表张艳萍
谁也不会像张艳萍那般,对水产科研抱有如火焰般旺盛而不竭的热爱;
谁也不会像张艳萍那般,对我省在渔业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会发自内心的欣喜鼓舞。
走进张艳萍在兰州市西关什字处的办公室,窗外,路人行色匆匆,各式广告的嘈杂声充斥在整个城市上空;窗内,阳光毫不吝啬地铺洒一地。坐在办公桌前的她,知性、干练、柔美、亲和。就在这张桌前,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芳华与心血,尽情倾注在我省的水产养殖事业上。在她心里,那眼浸润着信念的泉水永不会枯竭。
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
张艳萍祖籍河南,当年,父辈因为支援大西北来到我省武威。在武威一中读书时,她对物理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定物理学科就是她今后学习的方向。
或许是因为出生在大西北、生长在黄土地上的缘故,年少时的张艳萍对大海有着痴迷一般的向往。1984年,高考填志愿,她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青岛海洋大学,盼望着能早日投入大海广阔的怀抱,吹咸咸的海风,读最爱的物理专业。
当张艳萍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正一步步靠近梦想时,命运却意外地将她安排到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专业——水产养殖。她别无选择,只能在那个湿润的海滨城市,开始与最初的梦想有些许差距的新生活。
读大四那年,张艳萍到山东东营实习,彼时正好赶上全国水产养殖的一次浪潮。目睹水产养殖产业收入可观,她又与同学们在实习地被视为专业人才而备受欢迎。第一次,她发现自己的所学对这个社会竟是这样有用,并隐约感觉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
然而,四年的大学时光还是太过短促,短促到这个西北女孩还没来得及真正爱上水产养殖就匆忙毕业了。很快,张艳萍被分配到原省农业厅一个下属单位的刘家峡水库渔场。当再次回到这片养育她的黄土地时,她迷茫了。甘肃能有什么水产?这个小渔场能有什么大发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她茫然失措,内心的落差使她彷徨恐惧。
又一次,面对命运戏谑的安排,张艳萍依然毫无退路。
那个年代,张艳萍是渔场里唯一的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上上下下对她都给予了很大期望,她也逐渐感受到了肩头责任的分量。于是,张艳萍调整心态,开始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刘家峡水库渔场当时的养殖方式很落后,鱼食是麦麸和玉米面,喂鱼只管撒到水里就算完成,鱼是否吃了无法确定,水塘里的鱼没有具体数目,养出的鱼大小不同……
张艳萍建议,要集约化精养。改用颗粒饲料喂鱼,每亩水塘里各类鱼种按比例投放,一亩养多少尾、产多少斤要有数,养出的商品鱼大小要基本一样。她的建议得到了重视,集约化精养很快在刘家峡地区普及开来,刘家峡的鱼也在市场上逐渐有了名气。
就这样,张艳萍与鱼结缘。一步步,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到场长,从徘徊迷茫到全身心投入,她将自己的热情毫无保留地抛洒在了那小小的渔场,用智慧与才华为这片土地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最得意的事是养鱼
冥冥之中一切都仿佛是有意的安排,张艳萍和水产养殖的关系像极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男女,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持续绵长的热爱,她早已离不开这个行业。
张艳萍之后又换了几次工作岗位,但兜兜转转总是跟水产有关。她越发地喜爱这个行业,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产养殖没有特色的现状。
2002年5月,张艳萍被派到省水产研究所担任所长。虽然她事先已做了心理准备,但到所里的第一天,窘迫的情况还是让她吃惊。历史遗留问题多,外欠债务几十万元,全靠财政拨款勉强度日,职工工资发放困难,全所死气沉沉……
当时就有人劝她,算了吧,你何苦跟自己过不去,换个平台你能做得更好。但是,张艳萍绝不肯当逃兵。即便是在这样一个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单位与领域,她仍坚信,只要坚持,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
科研单位就该以科研为根本,走科技兴所的路子!这是张艳萍彻夜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然而,沿海城市可以发展海水养殖,内陆城市可以发展淡水养殖,我省是那么的干旱缺水,要发展渔业谈何容易。
就在张艳萍一筹莫展时,她注意到,我省的山区及黄河干流上有着丰富的冷泉水和大型低温水库,具有发展冷水性鲑鳟鱼的养殖条件。这就是甘肃特色渔业的方向!
说干就干。原来死气沉沉的水产研究所,在张艳萍的带动下,出现了久违的生机和活力,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了鲑鳟鱼的研发之中。
但研发的道路并非坦途,张艳萍及团队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终于,鲑鳟鱼育种和人工繁殖研发获得了成功。不到两年时间,临夏冷水鱼良种繁育场、永登虹鳟鱼良种场的鲑鳟鱼苗种就实现规模化生产,获得盈利,所里不仅还清了外欠债务,职工工资也全额发放。
2008年10月,临夏基地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场——甘肃临夏鲑鳟鱼良种场,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目前,临夏良种场年产鲑鳟鱼发眼卵1000多万粒,覆盖国内16个省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鲑鳟鱼种业繁育基地。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张艳萍依然不肯停歇,她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的路上继续奋发向前,力争上游。
之后,他们又培育出属于我省自己的品种——甘肃金鳟,还建立了以张掖、敦煌、永登、永昌为代表的一批高寒冷水鱼养殖基地。首次在国内开展三倍体虹鳟养殖技术研发,建立了“三倍体虹鳟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体系”和“刘家峡水库三倍体虹鳟(三文鱼)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带动我省及青海、四川、云南等地三倍体虹鳟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鲑鳟鱼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靠着这些研发优势,我省牢牢地掌握了鲑鳟鱼的知识产权。养殖的优质高原三文鱼可以同挪威的三文鱼相媲美,而且产量居全国第二,替代了进口三文鱼。
这些,都成为张艳萍现今最得意的事儿。
做基层科技工作者该做的事
作为全省水产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张艳萍始终没有忘记一名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她有一个愿望,保护黄河上游稀有土著鱼类的种质资源,建立“甘肃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对全省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常态化监测,为全省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我省境内有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生存着100多种土著鱼类,很多是高原特有单性属鱼类,对维护黄河上游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当了解到极边扁咽齿鱼已被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时,张艳萍和研究人员便开始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寻找极边扁咽齿鱼的路上,只要听说一丁点儿线索,他们便会实地去查看。历经两年多,他们终于搜集到了40多尾极边扁咽齿鱼,并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驯养和人工授精。
2010年,繁殖成功的3万多尾极边扁咽齿鱼鱼苗被放回了自然水域,那一刻,事业收获的满足感与完成使命后的荣誉感,充满了张艳萍的心房。
时常会有人不解地问张艳萍,你这么较劲儿,图什么?
张艳萍总是平淡地回答道:“我是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本分,是我应该做的事儿。”
三十年如一日,张艳萍对水产科研的深情分毫不减,对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作为全省农牧系统唯一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她感到无比自豪,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更是对我省渔业发展成绩的肯定。
从北京回来后,张艳萍顾不上休整,马不停蹄地开始向基层单位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不久前,省农牧厅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200多人的会场里,张艳萍讲着讲着,泪水夺眶而出,台下的听众也被她的激情深深感染,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
张艳萍清晰地记得2016年5月30日的全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她清醒地认识到,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就该为科研事业奉献一生,就该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
省水产研究所的帮扶地在陇南,那里山大沟深,贫穷落后。每次从帮扶点回来,张艳萍的心总是沉甸甸的。她多希望通过科研成果,快点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啊。
眼下,张艳萍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张脱贫蓝图——帮贫困户建设休闲渔业,发展养殖,再依托陇南的地域特色,发展旅游业,这样集休闲与售卖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或许能为陇南的贫困群众谋出一条致富路来。
张艳萍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她这一辈子只养了鱼,但却养出了大名堂。
相关新闻
- 2018-05-15“工行杯”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