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新在哪里?
清晨出门,可以用手机下单叫专车,也可以扫一台共享单车慢慢骑行;吃饭时,可以用手机轻松扫码埋单,也可以足不出户用手机订餐。今天,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
新消费的到来,催化着我国消费新变局,也促使人们对新消费的有关内容更加关注。新消费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新消费又新在哪里?新消费未来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
消费业态亮点纷呈
这些年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折射出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新变化。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率是63.4%。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引擎。
“新消费的发展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市场结构的新变化以及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是理解新消费出现发展的三个重要角度。
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1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3万亿元,增长55%。今年上半年名义增长10.4%,而且预计未来3到5年仍将维持这一增速。到“十三五”末,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规模将达到48万亿元左右。“这在全球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市场,仅次于美国。”董超说,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伴随体量增加而来的,还有居民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根据联合国的有关界定,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消费需求会更多地从商品层面转到服务层面,服务消费额将逐渐超过商品消费额。董超认为,我国目前恰好处于这个阶段。
此外,从2011年开始,消费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新消费的提出从宏观意义上更加重要,这也是新消费提出的经济学背景。
新对象、新渠道、新方式
新消费新在哪里?这是人们在认识新消费时最关心的问题。据了解,新消费所呈现出来的新的消费对象、新的消费渠道和新的消费方式这三大面貌,是新消费最为突出的特点。
王莹是个典型的“90后”姑娘。爱美的她每周都会美甲,每次消费都在二三百元左右。“我一个月收入大概六七千元。”王莹说,美甲的花费要占去她收入的六分之一左右。
对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分析认为,美甲费用在这位姑娘的支出中占比很高,“绝对是一大项消费支出”。过去,美甲只是很多服务行业附带的服务,但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使得这种服务不再受到空间的局限,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赵萍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新的消费对象应运而生,“新消费第一点就是新的消费对象”。
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成像等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之前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而受到制约的消费能力,因为便利程度的提升被释放,变成现实购买力。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消费途径,使得消费更加便利。“交易的便利、支付的便利、物流的便利等。”赵萍说,这也是在传统消费基础上,通过渠道上和服务上的升级激发更多的消费增长。
技术带来的更大变化在于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前看电影总是去电影院,现在有了各种APP和网络支付,在家看也挺方便。”在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的彭先生说,在家上网看电影和电视剧可选择的余地更大,都可以通过上网付费的方式下载到本地或在线观看。赵萍表示,在线消费可以发挥消费者主动性,能让消费者自主寻找消费内容。“这样的消费便利就会释放很多消费潜力,原来不可能的消费就变成了可能。”
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新消费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对我国经济的意义何在?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资料显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我国居民消费正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商品向更多服务消费转变。
“就已有的消费规模来说,我们还比不上美国。但是在新消费领域,我们是快速成长的。”赵萍表示,我国未来消费的稳定增长乃至规模的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潜力就在新消费这一块。
新消费带来全新的消费增长点,为未来消费增长提供了巨大潜力。赵萍指出,我国电子商务规模位居全球之首,新消费的产业基础在全球遥遥领先。在此基础上,我国新消费的规模将会高于其他国家。
新消费使人们的商品消费不断升级。比如,互联网电视的产生需要消费升级更新换代,从而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这就是新消费对传统消费的一种升级。
新消费让商品消费扩展到商品与服务并重。未来的消费空间可能更多的是拓展在服务领域。“比如共享软件,一个人从早晨一睁眼就会看各种打车、骑车软件,这相对于过去坐地铁和公交来说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赵萍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服务的需求可以随时实现。这使得一个人的教育、娱乐休闲、家庭生活等服务极大丰富,“从而会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拓展”。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未来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兴市场可望继续快速扩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继续凸显,并成为中国经济动力版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消费作为保持我国消费稳定增长的潜力所在,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2017年第9期
- 2018-05-16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新高地——中共甘肃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