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努力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 转化为武威发展的生动实践

19-03-21 17:50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编辑:张玉芳

  □ 中共武威市委员会

  武威市委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结合武威实际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武威发展的生动实践。

  生态美: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丽武威

  武威市是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市上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不断完善绿色考核体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在年度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取消对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GDP等经济指标考核,生态文明建设分值占总分比重由原来的14%调整为凉州区18%、民勤县28.5%、古浪县20%、天祝县22.5%,切实树立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市用水总量由2007年的21.37亿立方米减少到2017年的15.33亿立方米,减幅达28.26%。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目标提前6年实现,干涸51年的青土湖重现26.6平方公里水面,形成湿地106平方公里。

  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坚持把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彻底整改155个项目和问题。投入21.75亿元,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78项。2015年以来,凉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3年完成省上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顺利通过国家“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终期考核评估。2016年以来,6个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7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开展“绿地倍增行动”,2018年中心城区及三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06.66万平方米,比2017年增量翻了一番多。创新治沙造林机制,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288.51万亩,封沙育林草1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38%,荒漠化、沙漠化土地比2009年分别减少了31.7万亩、9万亩,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态势。涌现出了八步沙“六老汉”、石述柱、王银吉等一批治沙造林先进典型,形成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2018年成功举办“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民间组织国际论坛和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活动。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和拆违拆临,加快“四化六有”(绿化、亮化、美化、文化,有市场、有公厕、有戏台、有广场、有停车场、有小游园)改造。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乡镇机关旱厕改造,开工改造企事业单位及村委会公共旱厕1578座、农户旱厕90278座,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3座,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22.9万农户改厕。

  产业优: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打造武威经济升级版

  着眼培育发展新动能,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29%,位列全省第2位。

  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蔬药八大特色优势产业。2013年—2017年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53.24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09万亩、养殖暖棚2769万平方米,棚均收益达到1.9万元。全市建成出口农产品基地82.65万亩,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59.5%,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5%,“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以上。天祝县(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命名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武威已成为全省重要的蔬菜、肉类生产基地和北方冬春淡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达利、青啤、威龙、莫高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选商选资,坚决杜绝引进以投资为名、行圈地之实、没有投资实力的“小炉匠”和带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冒黑烟”的项目,果断放弃引进规划投资230亿元的航天高硫煤制氢循环利用示范项目。甘电投2×350兆瓦热电联产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加快推进,培育发展51户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14亿元,增长8.1%。

  提升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甘肃省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通过国家验收,进境木材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通过预验收。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市。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出台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21条”,组建运行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着力打造凉州文化论坛和“天马行空·自在武威”主题形象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名市的整体形象。投资58.5亿元、甘肃省最大的文化旅游综合体PPP项目——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文庙、古钟楼、鸠摩罗什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前期相关工作。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49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32.8%,增幅分别位列全省第4位、第5位。

  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建成省级工程实验室4家,省级联合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企业技术中心43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6个、特色优势示范基地72个,武威市被确定为首家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百姓富:坚持群众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从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入手,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力量脱贫攻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制定完善市县乡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以“一户一策”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牢牢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建成贫困村专业合作社2022家、日光温室1.66万亩,建成戈壁农业1.13万亩,发展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藜麦等特色作物21.91万亩,产业覆盖面达99.41%。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新兴扶贫产业,建成“扶贫车间”66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9058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时期累计移民28919户110709人,2016年—2017年4.4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全部入住,2018年建成住宅2589套,搬迁入住1179户4028人。凉州区、民勤县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天祝县、古浪县2019年可达到脱贫摘帽退出标准。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三项革命”(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三项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功能完善行动、绿地倍增行动),努力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加快凉州区海藏湖湿地公园建设和凉州植物园、西郊公园改造提升,建成民勤东湖体育公园、古浪阳哇山休闲广场、天祝和谐公园等群众休闲场所。全力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52%,制定实施城区学校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武威一中提升达标扩建。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武威肿瘤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市4家三级医院组建不同形式的医联体。扎实做好稳定就业和居民增收工作,2013年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5%,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达2377元和88元,全民参保登记率达103.47%。

  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平安武威、法治武威建设,启动实施“智慧武威·雪亮工程”建设项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断提高。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横行乡里的“村霸”3个,捣毁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打掉恶势力团伙8个,破获各类案件3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4人。

  纵深推进改革落地见效。深入推进基础性关键性领域的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服务群众的效率不断提升,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17159户。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完成428.93万亩土地确权颁证,13087户入股“三变”改革,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1500多万元。公交改革成效显著,投入运营新能源车216辆,开通夜班公交、学生晚自习专线,推行特殊人群乘车优惠政策。居家养老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运行,为符合条件的近4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进入新时代,武威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