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实践与思考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2019-07-10 14:43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曹金荣 柏正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首要任务是把党的政治建设落细落实到高校各基层党组织。当前,应着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为推进高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导向,强化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责主业意识,使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本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失职、不抓党建工作是渎职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强化和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高校党委书记要以身作则,带头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明确分管领导的领导责任和党员干部岗位直接责任,形成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建立高校党委委员和高校党建职能部门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督导联系党支部党建工作,构建高校党委集体领导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部门“一岗双责”、党建职能部门推动落实的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工作报告制度,每年高校党委要专题听取高校党建工作不少于2次,推行党支部书记向高校党委、党支部全体党员述职评议,接受监督考核,层层传导党建工作压力,落实落细党建主体责任,有效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完善党建制度,规范基层组织管理。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服务教学,建设过硬师资力量,突出政治功能,完善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阳光透明的公开机制、高效有力的监督机制,按照“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执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按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认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及时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过党员“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把党支部“主题党日”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基本制度的重要载体。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下支部、抓支部,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同时,加强对软弱涣散党支部的整治力度,对落实组织生活不经常、活动开展不严肃、程序不规范,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的党支部,及时对党支部书记进行约谈、提醒,对整改不力的纳入软弱涣散党支部进行及时整治,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创新党建品牌,激发党建工作活力。要积极创新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和载体,激活党建活力。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结合高校各个学院不同特色、各个专业不同特点,高校基层党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集思广益,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学院一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充分反映时代特点,不断适应高校改革发展新形势,创新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总结典型经验,促进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促提升,形成党建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和谐发展,促进党建工作科学规范、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卓有成效。要建立“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利用网络新媒体交互性强、互动性好、使用便捷的特点,由传统模式的层级单项信息传递、被动等待指令,转向主动多渠道多层次交流,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电子信息传递等,加强党务公开、学习资源共享等,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和活动载体,提高党建工作的科技含量与水平,提升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积极性,切实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党建工作水平。高校党委要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在“选好配强”上下功夫,在“能上能下”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在防范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上下功夫,在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上下功夫,在提升干部素质上下功夫,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上下功夫,把好“入口关、考评关、问责关”,让党员干部成为高校发展的铺路石。要大力加强高校专职和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多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党员从事党务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和保障,并将从事党务工作的经历,录入个人工作简历,培养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党务干部,激发党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渠道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力度,分批次、全覆盖加强党务干部的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开展党建工作观摩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协调发展,为实现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与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