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要求 履行职责使命
□ 陈文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要求系统全面、指向明确、意蕴深厚、内涵丰富,涵盖了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增强“四力”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增强“四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
增强脚力——深入一线,练就“铁脚板”。脚力,就是行走调研的能力。“脚板子底下出新闻”。新闻工作者只有迈开脚步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一线去,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进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才能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本领大了,我们才能敏锐地感知时代变迁的步伐、细微地捕捉社会进步的浪花、精准地采撷群众智慧的宝藏、充分地汲取创造力量的养分,才能不断地写出接地气、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精品力作。实践证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新闻工作者才能奉献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充满正能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温度、有情怀、有品质的作品。练就“铁脚板”,只有在社会“大课堂”里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大熔炉”中经磨砺、受锤炼;在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抓活鱼”“掐新枝”,才能在思想上、业务上、作风上成熟起来。增强脚力,是新闻人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体现,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成长的必由之路。
增强眼力——廓清迷雾,练就“火眼金睛”。眼力,就是洞察世事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分析辨别能力、判断甄别能力、去伪存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增强眼力,关键是要增强把握大局大势的能力。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大局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闻报道要自觉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来把握、来掂量、来谋划。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气象万千,社会思潮风云激荡,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更要善于以辩证的思维、比较的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洞察本质,从众声喧哗的争议中明辨是非,从快速变化的现象中把握规律,练就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火眼金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弄清事实是整体真实,还是个体真实;典型是偶然,还是必然,否则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造成舆论引导上的偏差。总之,有了超强的眼力,才能及时辨识和判断一条新闻价值的大与小、一件事情的是与非、一个热点的曲与直,进而作出正确抉择,在舆论引导中把握好利与弊、快与慢、轻与重、急与缓的“时、度、效”,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增强脑力——坚定立场,练就“活脑瓜”。脑力,就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要想思得深刻、想得正确,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上自觉的前提。要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在迷茫混沌中把准思想行动的“指南针”,在纷扰混乱中拨正价值取向的“导航仪”。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报、网、端、微、屏所采发的每一篇稿件、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用来宣传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要体现党性这个根本原则;策、采、编、制、审、发各个环节,都要从政治上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带队伍;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杂音噪音不断的时候,是否做到善于发声、敢于发声、巧于发声,都要从政治上来把握、来考量、来取舍,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增强脑力,还要在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上下功夫。吃透“上情”,就是要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透彻了解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及时、全面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把握“下情”,就是要真切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生动、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吃透“上情”是前提,可以保证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把握“下情”是基础,可以保证新闻舆论“接地气”。“上情”与“下情”都吃透摸清了,就能做到既能讲政治,又会讲政治。
增强笔力——落笔成文,练就“铁笔杆”。笔力,就是表情达意的写作能力。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一定得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文学素养、知识积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笔力是宣传思想工作者履职担当作为的集中体现。脚力这个前提、眼力这个关键、脑力这个核心,最终都反映在笔力上。新闻报道,如果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就达不到宣传思想工作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目的。只有把群众关心的、期盼的、需要的家常话、家乡话讲好讲活,把党的主张、党的声音用普通话、标准语讲深讲透,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媒介的生态、传播的业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日益丰富多元。增强笔力,宣传思想工作者还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个性化、社交化、碎片化传播特点,练就能写会摄、能拍会剪、能编会传的“十八般武艺”,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建设中做全能记者编辑,玩转大数据、搞定云计算,把正能量传播得更强劲、主旋律唱得更高亢、主动仗打得更漂亮。□
(作者单位:张掖日报社)
- 2021-03-09贯彻新理念 践行新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