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生态 >> 实践一线

天水市绿色水产养殖促产业生态共赢

2022-02-23 11:56 来源:甘肃《党的建设》杂志

  □ 吴银霞 卢凯举

  天水市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切实推动绿色渔业发展,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这段时间,麦积区鸿盛渔业有限公司引进的50万尾金鳟、虹鳟冷水鱼鱼卵已成功孵化成小鱼正在销售。2021年,麦积区鸿盛渔业有限公司利用东岔镇山间水流清澈、草木茂盛的地理优势养殖冷水鱼。渔业部门也对这些冷水鱼的生长状况和品质进行普查把关。麦积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文生说:“养殖企业或养殖单位,采集鱼种的信息,苗种的来源,苗种的生长情况、投放情况、预计的产量,之后把信息提交上传。”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普查对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及我国水产养殖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天水市经过前期方案制定、队伍组建、人员培训和摸底调查阶段后,目前,工作人员正深入渔场开展普查工作,这将为丰富天水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多样性提供根本遵循。天水市渔业工作站站长王剑周说:“从2021年4月开始到2023年结束,历时3年时间。全市普查养殖企业70多家,数据上报及发布工作已完成。”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是支撑服务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天水市通过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及养殖尾水治理模式等,切实加快养殖企业转型升级。麦积区鸿盛渔业有限公司眼下正改造鱼池下排污系统及尾水治理系统,这将彻底改善杂交鲟鱼的养殖环境。麦积区鸿盛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人员闫忠祥说:“净化后再排出河道,地下排污管道让我们清理池子更方便,对鱼也有好处,生病少了。”正在建设的东岔镇大沟村冷水鱼养殖项目,采用了具有环保、节水优势的下排污专利系统,设计年水产养殖量50吨。

  天水市以科技为引领,以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实施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提升水产种业质量“五大行动”,逐步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先后引进推广了虹鳟、金鳟、七彩鲑和杂交鲟等水产养殖优良品种,丰富了天水市水产养殖种类,有力推动天水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王剑周说:“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000多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400多吨,特别是我们引进的一些新品种养殖比例达到70%以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