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的甘肃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对甘肃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强调“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团结一心、攻坚克难,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治理大见成效;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陇原儿女交出了一份感恩奋进的甘肃答卷。全省人民将继续踔厉奋发、迎难而上、勇毅前行,携手同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更大决心、更大干劲奋进新征程,笃行不怠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山乡巨变 圆梦小康
初秋,天高云阔,瓜果飘香,甘肃大地迎来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收获,源自耕耘。寒暑往来,勤耕不辍,陇原儿女用苦干实干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用勤劳汗水铺就了致富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树牢“全国脱贫看甘肃”的大局意识,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国减贫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甘肃印迹。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这是十年前甘肃最基本的省情特征。
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58个被列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还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由于贫困县主要集中在干旱区、高寒区和林缘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条件滞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似乎成了破不了的困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渭源县元古堆村的乡亲,始终记得那个不同寻常的农历小年。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亲切看望干部群众,鼓励大家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元古堆村的父老乡亲心里腾起一团温暖的“火”。苦瘠已久的元古堆村,迎来希望的春天。
百合、中药材、食用菌、乡村旅游……几年时间,元古堆村形成多元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村民实现稳定增收。与此同时,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2018年,元古堆村整村脱贫。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历史性突破万元,2021年达到12409元,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巨变,同样在东乡县布楞沟村上演。
在这个意为“悬崖边”的小山村,村民曾有数不完的难心事——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总书记叮嘱大家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为了把总书记的嘱托落到实处,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将布楞沟流域锁南、沿岭等6个乡镇、22个村,4663户23614人纳入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统筹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抓重点,汇聚起攻坚合力。
如今,一条20多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使全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崭新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平地而起,56户村民统一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农村”。村小学、村委会办公楼、扶贫车间等分布周围。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启动光伏扶贫项目,荒山造林、栽植经济作物,把制作花馃馃变成致富新门路……产业富民的“金钥匙”拧开了布楞沟人的小康大门。
“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当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布楞沟村的村民院落后,大家难掩喜悦,家家户户在院中的自来水池边竖起一块水泥碑,题写上这样的两行红色大字。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甘肃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我对甘肃的扶贫工作非常关注,对这里脱贫任务的完成很关切。” 2019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仔细询问了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并提出殷切希望:“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思路、完善策略,投入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大决战。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甘肃考察。脱贫攻坚,依然是总书记时刻牵挂的大事,要求我们“深化脱贫攻坚,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全省上下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滚石上山”的豪情壮志,向胜利发起总攻。
一个个如布楞沟、远古堆的山村“蝶变”,汇聚起陇原大地脱贫“摘帽”的壮丽图景。
2020年底,我省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全省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特别是纳入全国“三区三州”的甘南、临夏及天祝等深度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甘肃,打赢了一场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役,书写了我国伟大减贫事业的甘肃篇章。
脱贫有方 山乡换颜
历经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
回顾脱贫之路,我们有决心、有奋斗,更有方法、有经验。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围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我省持续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
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全省逐村逐户开展贫困识别,完成了7262个贫困村、552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摸清了贫困人口的分布、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发展需求等,扣好了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
将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全部纳入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坚持动态调整管理。通过不断“回头看”和甄别调整,挤出“水分”,让脱贫的退出,返贫的进入。
拔掉穷根,要选准路子。
我省坚持“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原则,制定完善65万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从“一户一策”出发,不断探索完善“七个一批”精准脱贫路径: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及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实行清单式管理,使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力量进一步聚焦扶贫对象。
脱贫攻坚,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
省委省政府在财政异常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优先保障。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向脱贫攻坚。同时,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和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发展。探索形成了“财政资金撬动、政府责任联动、金融保障推动”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
全省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了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品及“五小”产业。积极开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各地农户依靠发展产业稳定增收,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集聚化的巨大变化。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产业扶贫“谁来干”的问题,大力引进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把200多万农户“嵌入”产业扶贫大链条中,同时大力开展劳务输出,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找饭碗”“造饭碗”,农民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有了坚实支撑。
回望脱贫路,有许多温情故事令人动容。过去十年,有数以万计的帮扶干部披星戴月奔波在陇原大地上。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36万名帮扶责任人、7.45万名驻村帮扶人员奔赴扶贫一线,铆足干劲攻下贫困堡垒。张小娟、邱军等英模,将自己的生命镌刻在这片热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千里之外的兄弟省市、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参与社会帮扶的广大企业,带着款款深情和真金白银支援甘肃,让先进的技术、理念为脱贫攻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陇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牵手帮扶的动人场景,深深镌刻着聚力攻坚的奋斗足迹。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十年来,全省“两类学校”建设和控辍保学成效显著,2.57万名失学辍学儿童背上书包重返校园,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以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建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健康服务;88.63万户群众通过危房改造住上安全房,106.9万名农村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自来水普及率达9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在脱贫攻坚历程中,陇原人民唱响了时代凯歌,绘就了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壮美画卷,书写了摆脱贫困、逐梦小康的恢宏篇章。
接续奋斗 振兴乡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必须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8月20日,中共甘肃省委“中国这十年·甘肃”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作主题发布时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逐步将“三农”工作重心转到全面促进乡村振兴上,在壮大乡村产业、开展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上继续下功夫,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也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将脱贫攻坚的12个专责工作组转为乡村振兴专责工作组,成立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建立快速发现响应、核查评估、风险消除评估等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我省启动实施了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引导全省各级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加速集聚,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巩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良好势头,保障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培园区、创品牌等重点工作顺利进行。努力做好调结构、提品质、强龙头、促融合四项工作,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调优农业结构,进而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厚植“甘味”特色农产品的绿色底色;以实施“链长制”为抓手,通过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深度融合发展。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三年来,富民新村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出了特色产业集群化、集体经济多元化的富民强村新路子。一座座现代化的菌类、水果种植基地和养殖小区陆续建成,热带水果扎根寒旱地区的温室大棚,山楂林下套种的西瓜喜获丰收……
村民李应川掰着指头盘算全年收入,“收入一年好过一年”的喜悦挂在眉梢。
当前,全省特色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打造了一大批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全省特色种植业面积达到3510万亩。我省各地涌现出一批通过特色产业改造升级,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平凉红牛、庆阳湖羊、岷县当归、兰州高原夏菜、陇南油橄榄、定西马铃薯等一大批特色“甘味”品牌享誉全国。
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中国这十年·甘肃”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打好三场战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卫战、乡村建设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歼灭战。
为了让农村“里子面子”一并好起来,“素质颜值”共同提起来,去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完成50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梯次有序推进;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省9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开通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扎实成效。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康县长坝镇花桥村逐步改善乡村面貌,推动旅游产业步步提升,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先后获评“中国最美村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地村民端上了“美丽经济”的饭碗。
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里积极组织发动对口帮扶企业和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念好“拆、清、补、种、整、修、管”七字诀,推动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下一步,全省将继续展开“四项探索”:一是发展乡村产业。通过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强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让乡村产业在增产增值增效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二是改善农村民生。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下功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着力稳岗位、扩输转、保就业、促增收,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做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农村供销社改革,让农村资源释放出更大活力。四是加强乡村治理。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系列扎实举措,将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子必定越过越好。
如今,从河西走廊到陇东塬上,从祁连山麓到甘南草原,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生态文明小康村竞相涌现,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展。□
- 2022-08-19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 2022-08-07尹弘在兰州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2022-08-05任振鹤在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调研
- 2022-08-09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甘肃省全力以赴抗击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