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踔厉奋发谱新篇 陇原文旅绽芳华

2024-09-26 11:0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陇原大地,自西而东,跨越千里,每一处都留下了总书记深邃的思考和殷切的嘱托。五年来,全省文旅系统砥砺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全省旅游发展推进大会,出台《关于推进文化甘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实干担当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取得了文旅助力发展的显著成效。五年来,甘肃文旅担当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融合发展,努力将文旅资源大省打造成文旅强省。2023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8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45.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7.8%和312.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4%和102.4%,全年创建世界和国家级旅游品牌38个,获得全国表彰荣誉奖励116项,入选国家级展演展播展示102项。

深挖文化底蕴 焕发时代光彩

“典范”“高地”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要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近年来,甘肃实施文物保护地方标准8项,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文物安全防护、文物考古调查项目128项,5家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礼县四角坪遗址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数字敦煌”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精品案例;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全面落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全面落实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任务。《甘肃省长城保护规划》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启动《长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甘肃段)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打造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有序实施锁阳城遗址内城东墙保护修缮工程、黑水国遗址、南城遗址东北角楼保护修缮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全面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认定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121家,直接吸纳脱贫群众2000余人,就业人员年均收入达2.5万元左右。组织开展“甘肃非遗大舞台”展演季——全省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多角度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气象万千、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庆阳香包绣制等3个非遗工坊列入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深耕文化赋能 凝聚奋进力量

陇原文艺勇攀高峰。打造推出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彩虹之路》、陇剧《官鹅情歌》《大禹治水》《大河东流》、音乐剧《达玛花开》、民族歌剧《呼儿嘿哟》等一批精品力作。话剧《八步沙》入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荣获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音乐剧《飞天》荣获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和男主角奖,正在申报评选“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举办的“大路西行”中国油画作品展,成为近年来我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分布最广、展出作品数量最多的人物主题油画展览。

公共文化惠民便民。颁布实施《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全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5万个,乡镇文化站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石榴杯·陇原儿女心向党”等阅读推广活动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优秀项目,9个“村晚”节目入选2023年全国“我最喜爱的100个优秀村晚节目”榜单。

驻场演艺赋彩生活。打造《又见敦煌》《乐动敦煌》《天下雄关》等具有标识度影响力的驻场演艺剧目27个,组织《丝路花雨》在兰州常态驻场演出、在国内开展巡演。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已开展旅游演艺3487场次,接待海内外观众275.75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2.37亿元,各类演艺有效赋彩文旅新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深化文旅融合 服务经济发展

旅游市场人气火爆。整合新媒体网络矩阵,不断推出网络爆点,策划举办“网红大会”“诗意甘肃”等系列活动。引导“东方甄选甘肃行”“暖心瓜州”“天水麻辣烫”等热点事件“高流量”转化为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大能量”,推动市场持续热辣滚烫。2023年全省实施文旅项目609个,完成实际投资152亿元,全省接待游客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7倍和3.13倍,超额完成文旅发展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旅游富民成效明显。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做强生态观光游、做深研学科考游、做火网红打卡游,2023年全省接待研学团队2.5万个、323万人次。着眼推动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支持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21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0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530个,创建国家级民宿29家,其中甲级6家、乙级5家,国家等级旅游民宿数量排全国第2位。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A级旅游景区由2019年的292个增长到480个,其中5A级景区达到7个,4A级景区达到140个。2019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持续扩大甘肃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持续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永靖刘家峡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扎尕那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谋划发展愿景 绘就文旅蓝图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传统业态升级和新型业态发展,持续推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华章,努力把甘肃建成探奇览胜、纵情山水的文旅高地,寻根问祖、熏陶情操的文旅胜地,身心放松、流连忘返的文旅福地。

以“八个一”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创造文化传承发展的“甘肃品牌”、打造中华文明传播展示的“甘肃窗口”、推进现代化建设文化先行的“甘肃实践”为目标,着力提高甘肃文化标识的辨识度、着力强化传统文化精神的塑造力、着力增强甘肃文化事业的驱动力、着力提高甘肃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着力扩大甘肃文化形象的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实施文化遗产保护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维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巩固甘肃在石窟、土遗址、数字化保护展示等方面的全国领先地位。

积极创建国家级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更多甘肃品牌迈向世界舞台,争取甘南冶力关旅游区、和政古生物化石旅游区、敦煌阳关·玉门关、金塔胡杨林、金城关·黄河古渡等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紧盯争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推进舞台精品剧(节)目创作,打造文艺陇军品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