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富民新村的“幸福密码”——访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延堂

2024-09-26 10:25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祁连山脚下的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看望这里的乡亲们,并叮嘱大家: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日前,本刊专访了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延堂,请他解锁富民新村实现“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幸福密码”。

《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时,非常关心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五年时间过去了,村里的村容村貌、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变化?

张延堂:五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富民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新学校和幼儿园,6个标准化卫生室,老百姓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3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和美乡村”称号。

老百姓的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起来。我们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章程遏制高价彩礼,提倡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依托“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中心,关爱老人和儿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村上创建了“甘肃好人工作室”,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关爱特殊人群。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激励群众明理诚信、崇德向善。

《党的建设》:近年来,富民新村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形成了哪些新业态?

张延堂: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了诸多工作:

第一,我们累计建成日光温室422座,养殖暖棚940座,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群众自种自养,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78元,比2019年翻了一番。

第二,我们建成了以“种植区、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经济林果基地”为主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16.68万元,是2019年的4.4倍,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第三,富民新村坚持筑巢引凤,注重引进社会资金和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引进陕西海升集团,投资4.3亿元实施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示范项目,建成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发展串收番茄农产品,年产值1.3亿元,提供了300个就业岗位。引进古浪扶贫公司项目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500座,同步配套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恒温保鲜库等相关附属设施。与甘肃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引进水肥一体化、自动温控等技术,同时引进种植草莓、彩椒等高端果蔬,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成为全县戈壁农业发展样板。

《党的建设》:党建工作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加大民生保障、增进群众福祉的进程中,富民新村是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

张延堂: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抱团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两手抓、同促进。我们依托综治中心,建立了以“村党委+小区支部+网格员+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将党员干部纳入网格,加强基层治理力量,26名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宣传党的政策、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特殊人群,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我们也积极推行“1335富民新村社区治理新模式”(一核引领、三业协同、三治融合、五项机制),并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全面提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