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化 >> 欣赏与品味

“知识门槛”是个什么坎儿

2025-03-13 16:31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任 人

  如果你不熟悉当前正流行的“异化”“投射”“单向度”“客体化”“习得性无助”等人文社科类概念、用语,那么在参与很多网络热门话题的讨论时,有可能会感觉在和其他网友“隔空争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说的究竟是什么……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中,“知识门槛”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

  年轻一代不仅具备最新的知识和更为优质的教育基础,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被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重塑。“知识门槛”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网络讨论的质量,也拓展了网友看待和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角度。

  一名能够娴熟运用丰富的人文社科类专用语的网友,未必在学校里就读过相关专业和课程,也不见得认认真真读过几本专业著作或者学术论文,而很有可能只是通过网络收集、获取,快速学习了与这个专用词汇、专用短语有关的一点知识,“碎片式”地学习又“碎片式”地使用,无意中为“知识门槛”添砖加瓦。而正是这次使用,可能又会进一步促使几名“路过”的网友展开新的“碎片式”学习。

  在“知识—学习”的循环往复中,我们几乎可以直观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网友正在摸着网络这块石头迈过知识的门槛。也就是说,对于能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网友来说,“知识门槛”的出现并不是阻拦,而是一次跨越前进、超越自我的邀请。

  “知识”并没有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才是网络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门槛”。在这道门槛前,年龄并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影响因素,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老年人无法逾越这样的小障碍、小考验。来自《2024中老年“教育+”增长蓝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中,九成人群选择线上学习网络课程,各类短视频平台、教育类App和在线学习平台构成了中老年人学习的主要渠道。在终身教育的道路上,年轻人或许存有疑虑,中年人或许感到倦怠,而老年人正在义无反顾、大步向前。知识,一步一习得;轻舟,正过万重山。D(摘自《今晚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