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静宁崭新篇章
王 蕾
2024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视察,对文物保护、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政治指引和行动指南。静宁县作为“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战略布局,聚焦“三区一城市”建设目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聚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2024年9月10日,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对天水花牛苹果给予高度评价,为我们进一步发展苹果产业鼓足信心,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做优苹果产业。静宁县作为苹果大县,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静宁苹果“十大转型提质”行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大会,静宁苹果产量达到121.6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把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做强工业经济。确立“一区三园两辐射”的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三区一基地”和“五区联创”,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工业数码电子雷管自动装配技改、恒达公司胶印彩印包装、微生物菌剂生产中心等重点工业项目20项,完成投资17.2亿元,建成投产保口福冷链物流及中央厨房、恒源利通电气自动化制造、禾宁塑料万吨农膜生产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效益好的工业项目,工业结构更趋合理。做活现代服务业。全面落实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38场次,静宁苹果产地冷链物流园(一期)建成投产,静宁苹果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全县旅游综合花费增长26.9%,“一元主导、多元增收”的现代产业格局加速形成。
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静宁县坚持抓保护、强治理、促转型,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久久为功抓保护。有序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持续推进荒山、通道、村庄、公路侧造林绿化,完成植树造林及退化林修复1.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绿化乡村建设示范村20个,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科学统筹抓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成葫芦河渝河连接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提标运行乡镇污水处理站9座,控量减量农业面源污染,空气质量优良率94.4%。稳步有序抓整改。紧盯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全力推进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清零,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县”,重保护、强监管、严治理,积极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基地,筑牢六盘山西麓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静宁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纵深推进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一图四单”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等改革事项走在全市前列。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助企措施,创新设立“企业宁静日”,新增经营主体2405户。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减免退缓税费2亿元,为重点产业链融资19.3亿元。稳步提升科创能力。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被省农科院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改革活县”,强化改革增效、科技赋能、服务提质,为县域经济发展破难题、激活力。
努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静宁县立足文化大县优势,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扬传统文化。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成纪故城城墙保护等项目建设,推进打花鞭、阿阳民歌、掐丝画、剪纸、静宁烧鸡加工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和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加强静宁红色资源研究阐释保护,建设全县革命文物大数据库,与研究机构、高校深化合作,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争取纪念馆管理服务中心设施设备、长征电文馆改造项目,红色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公共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博物馆改造扩容,加强纪念馆、成纪文化城、35°苹果谷等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等人文资源开发,建设了一批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多业态集聚型景区。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文化兴县”,深度挖掘成纪文化、红色文化、苹果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持续增进普惠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静宁县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9.4万人。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增学位托位975个。全力加快健康静宁建设,亚定点医院住院楼、普惠托育中心全面建成,成功创建省级健康县。倾力保障群众需求。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静宁”工程建设,累计措办民生实事1978件,发放各类救助金2.8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聚焦民生诉求,建成投运体育馆、南河绿地健身长廊,南河桥、环城桥建成通车,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全力维护民生安全。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及时化解信访积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调处化解矛盾纠纷9120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民生惠县”,情系“大民生”、办好“大教育”、守护“大健康”,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静宁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正风肃纪,党的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筑牢理论武装阵地。落实县委常委重点辅导、党组织书记全面宣讲、专家教授专题讲授3项举措,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加强9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筑牢基层组织根基。全面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成立国有企业党委2个,开展“擂台比武”季度拉练100余次,推动各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深化拓展“先锋引领”工程,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筑牢党风廉政防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能力提升、作风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提供坚强保障。D(作者系中共静宁县委书记)
- 2025-04-02感恩奋进 团结拼搏 开创临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2025-04-02勇担改革使命 勇当发展先锋 加快推动金昌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
- 2025-04-02数说甘肃
- 2025-04-02陇政要闻(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