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引导 健全工作机制 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
武 冰
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新征程上,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各级党组织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以实干担当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聚焦为民造福,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在改革中突出为民造福的价值导向。一要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系统谋划、精心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要充分征求广大居民的意见,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而不仅仅是刷几面墙、写几幅标语,搞一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二要坚持改革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善于从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中寻求推动事业发展的金点子,用好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三要坚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看政绩主要看领导干部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多大提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亘古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紧盯首要任务,解决好“树什么样政绩”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领导干部“树什么样的政绩”指明了方向。要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全过程。一要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将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驱动。通过不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让创新驱动成为政绩的鲜明底色。二要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推动改革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让绿色发展成为政绩的主题主流。三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适应世界发展潮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主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让改革开放成为政绩的亮丽名片。
突出实干担当,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这为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指明了实践路径。党员干部当牢记嘱托,脚踏实地、勤勉工作,锐意进取创造辉煌业绩。一要善于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干部不能总是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要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沟通,广泛听取群众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基层实情,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找准改革发展的着力点,让出台的政策措施契合民意、贴近民情。二要注重实干实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思想、作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摒弃浮躁心态,杜绝形式主义,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求实效。要提升执行力,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有力有序推进。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畏惧,以实际行动彰显担当精神。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掩盖,深入剖析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以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制度化问责防止和纠正一些干部身上的政绩观问题。要杜绝“政绩冲动症”,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尊重民意,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高质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健全工作机制,解决好“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
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教育引导,树正用人导向,改进政绩考核,强化监督约束,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一要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培训,使干部深刻认识政绩观偏差的危害性,增强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自觉性。要突出抓好党性教育,通过加强党性锻炼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推动落实上不偏不倚、抓主抓重、讲求实效。二要树正鲜明的用人导向。健全完善精准有效的知事识人体系,注重在重大斗争、重大实践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及时调整好大喜功、沽名钓誉、作风不实的干部,注重选拔任用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认可的干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三要改进高质量发展实绩考核。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显绩、潜绩一起考。通过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引导干部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抓发展。注重考核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贡献和成效,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治懒治庸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四要强化管理监督刚性约束。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的管理监督力度,确保领导干部能够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政绩观方面的问题。建立健全问题倒查机制,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及时发现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力,引导干部真出业绩、出真业绩。D
(作者系中共文县县委书记)
- 2025-05-13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媒体变革势在必行
- 2025-05-13以实干担当推动甘肃地勘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4-18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坚决扛牢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 2023-11-14高站位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 奋力推动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