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文萃 >> 党史博览

干柴洼之战

2025-04-02 10:53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1936年11月9日,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入古浪境内。第二天,红九军经过干沟口、乱泉台子,冲破敌军马彪和大鱼沟(今大鱼村)马元海所设的防线,进入干柴洼(今干城村),攻打敌军骑兵第五师第一旅第二团马福仓(绰号札胡子)部。经过激烈交战,敌军败退,红军占领了干柴洼。

  干柴洼四面高山,中间低洼。红九军指挥部根据地形特点,在村东的娘娘庙岭、山城沟梁制高点和北面古城子滩修筑工事,布置防线,阻击敌人。

  不久,敌军前线总指挥马元海率领“马家队伍”(马家军)尾追而来,在干柴洼东侧的山城洼等地,向红九军发起猛烈进攻。红九军在娘娘庙岭等地不断组织火力,坚守阵地,痛击敌军。敌首马元海命令他的部队、民团,死拼硬攻,却始终难以得逞。

  11月11日天一亮,马家军集结步兵与骑兵全力出战,从东、南、北三面向红九军阵地猛扑,占领了村东娘娘庙。然后,乘势往村子内部俯冲,向红九军指挥部直压过来。红军面临严峻的不利局面。

  危急时刻,红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和交通队一起上阵,力搏顽敌。军部一科科长刘培基率领机关人员英勇抵抗,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接连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在第三次冲锋时,刘培基同志不幸头部中弹,光荣牺牲。随后,第二十五师绕回到敌军后方,拼尽全力夺回娘娘庙岭制高点,向敌军发起冲锋。敌军阵地顿时大乱,弃马逃离,红军夺得战马40多匹,乘胜骑马反击。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敌人用骑兵掩护步兵,仓皇逃脱。

  趁着月夜,第二十七师掩护主力部队撤离干柴洼,向横梁山前进。由于撤离仓促,一些较重的伤病人员,一时难以随大部队转移,便隐蔽在当地群众家里。谁曾想到,敌人二次进村后将他们全部杀害……

  “干柴洼突围战”是红九军在古浪境内三次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为纪念在干柴洼战斗中牺牲的200多名将士,干城村村民于1992年自筹资金建造了一座雄伟的纪念塔。纪念塔紧挨着娘娘庙,塔高约4米,塔身上醒目地书写着“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十一个大字。D(选自《陇原红故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