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时政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深化改革 强化水利实践 奋力谱写甘肃治水兴水新篇章

2025-04-18 15:18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牛 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全省水利系统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学细悟、融会贯通、转化应用,坚决扛牢水的责任、解决水的难题、做细水的文章,接续推动甘肃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聚焦“优配水”,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跨省区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水利系统将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主动对接国家水网大动脉,加快构建省级水网主骨架,完善市县水网规划体系,推动各层级水网联网、补网、强链协同融合发展。立足“四横一纵”省级水网主骨架,加快推进白龙江引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引大延伸增效)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阿克塞城乡供水、酒泉洪水河水库等省列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洮河、渭河等重点河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和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进展,超前谋划推进甘肃配套工程,着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聚焦“保供水”,全面抓好民生水利建设管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强调,引洮供水工程建得很好,要多抓这样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面临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要求我们加强维护和管理,让这项工程在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效用。全省水利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守牢全省粮食供水安全和农村供水安全两大底线为统揽,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县域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供水末端调蓄设施,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农村供水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力争2030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达到69%。持续推进引大、景电、疏勒河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节水改造,完善灌区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建设改造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聚焦“严管水”,切实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省水利系统将坚持节水优先方针,科学统筹推进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确定等工作,细化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用足用好黄河、大通河新增水量指标,完善水资源调度管理制度体系,谋划好水资源配置项目,坚决保障粮食安全、能源革命、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用水需求。坚持“四水四定”,深入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生态节水控水行动,深挖再生水利用潜力,推进全社会科学用水、高效用水、合理用水,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聚焦黑河、石羊河等河西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综合采取水源置换、外流域调水、灌区节水改造、轮耕休作等措施,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还水于地下。

  聚焦“涵养水”,加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加突出黄河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全省水利系统将全面贯彻黄河和长江保护法,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江河战略”,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立足区域流域实际和河湖自然生态禀赋,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以及幸福河湖建设,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每年打造不少于10条幸福美丽河湖,久久为功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水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强化“三北”工程联防联治,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为重点,持续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高标准淤地坝、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工程,不断消减水土流失“存量”,力争2030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0%。

  聚焦“防洪水”,建立健全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坚持干支流统防统治,推进干流重点河段、险工险段治理,保障重要堤防水库和基础设施安全。全省水利系统将聚焦“洪水风险”这个最大威胁,科学布局、系统建构流域洪水灾害防御体系,用防御体系的系统性、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加快推进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力争“十四五”末黄河干流甘肃段全线达标;持续实施渭河、泾河、白龙江等易出现险情的河段治理,有序推进重点山洪沟道治理,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126个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和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不断完善“风险研判、科学预报、提前预警、实时反馈”梯次预警体系。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坚持旱涝同防同治,两手抓两手硬,及早做好冬灌春灌、抗旱应急水源、抗旱机井、临时管线架设等各项抗旱措施准备,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聚焦“水改革”,持续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入推动水利投融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价与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高效有序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金融信贷资金,创新完善“政银企”协商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推广建设—运营—移交、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转让—运营—移交、改建—运营—移交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依法合规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借鉴浙江丽水市“取水贷”先进经验,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做实项目收益与融资平衡方案,争取金融信贷政策支持。加快水利资产确权,通过同类资产、关联资产、上下游资产整合及经营性资产剥离核算等方式,打通融资企业“投融管退”各环节,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良性循环机制,确保“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全省水利投资规模稳步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占比逐年上涨。D

  (作者系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