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跳出“机器换人”的线性思维
要正确认识新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需跳出“机器换人”的线性思维。
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融合,正在培育新的职业序列,推动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催生大量新兴岗位。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219%,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均同比增长。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还将催生出“人机协同师”“算法伦理顾问”“数字人IP运营师”“虚拟场景架构师”等新兴职业。与此同时,情感协同、跨文化沟通、复杂决策等“人类专属能力”价值被重新评估,那些能够提供“情绪价值”“文化价值”的新岗位会应运而生。
进一步来看,新技术应用也将重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方式,一些企业的组织形态会从传统的科层制向网络协同制转变,基于任务完成的灵活就业岗位不断涌现,从而形成高质量的零工经济。“任务协作”或将成为新的就业形态。
新技术应用对当下就业市场构成挑战,但同时也在重构就业市场。要让就业市场持续暖意融融,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供给,需要各方再加把劲。坚定信心,顺势而为制定好协调产业和就业的政策,有助于广大劳动者平稳完成新旧岗位转换,形成“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高质量就业”的良性循环。
(作者:乔瑞庆,选自中国经济网)
- 2025-04-24宽容的力量
- 2025-04-02有些“爱好”有可能成为“软肋”
- 2025-04-02要给提出问题者“减压”打气
- 2025-04-02“复读机式落实”贻误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