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仰秣:文章不仅要讲究文辞优美,更要有思想
《荀子·劝学》是个“典故大户”,除了熟识的“青出于蓝”“锲而不舍”“驽马十驾”“积土成山”等,还有个相对冷门的“六马仰秣”:“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瓠巴,古之善鼓瑟者。流鱼,中流之鱼也。伯牙,古之善鼓琴者,有《高山流水》之典传于后世。六马,天子所乘之车为六马所驾。
这段话的意思是,瓠巴弹瑟的时候,在流水中游动的鱼会跳出水面聆听;伯牙弹琴的时候,正在吃草的马也会仰起头来倾听。所以,只要有声音,无论怎样微小,都能被听到;只要有行动,无论怎样隐蔽,都能被看到。山里如果出产美玉,那么山上的草木也会润泽;深潭中如果能孕育出珍珠,那么崖岸也不会枯燥。为善难道不能累积吗?哪里有不被人知道的呢?
这几组句子,看似没有关系,实则关系密切:只要足够优秀,就会得到承认,就会有影响力。“流鱼出听”是对“瓠巴鼓瑟”的承认,“六马仰秣”是对“伯牙鼓琴”的承认。所以,声音不在大小,行为不在显隐,只要有内涵,就会被感受到。同样,“草木润”是“玉在山”产生的影响,“崖不枯”是“渊生珠”产生的影响。所以,善不在小,在于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为人所知。
“六马仰秣”本意是形容伯牙所奏琴声之美妙,后人则以此比喻声音动听,有吸引力,或言语动人,有感召力。《论衡·率性》:“夫禽兽与人殊形,犹可命战,况人同类乎?推此以论,百兽率舞,潭鱼出听,六马仰秣,不复疑矣。”
说话没人听,或者看起来在听但一点也没有听进去;文章没人看,或者表面上在看但一点收获都没有,原因是什么呢?说话不仅在抑扬顿挫,还要有内容;文章不仅要讲究文辞优美,更要有思想。说话、写文章如果不在内容上下功夫,没有一点思想含量,不论如何喋喋不休、夸夸其谈,也难以打动人、影响人。
- 2025-07-07“没苦硬吃”式值班加重基层负担
- 2025-07-15《党的建设》杂志四封 2025年第6期
- 2025-07-15《党的建设》杂志 2025年第6期 总第512期
- 2025-05-13中共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关于拟申领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