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党的建设杂志 >> 党建 >> 经验交流

筑牢学思践悟平台 培养青年辅政尖兵 ——省政府研究室建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助力干部成长成才

2025-11-13 15:14 来源:《党的建设》杂志

  陈风雷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礼记·中庸》中的话来勉励青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千年的治学次第,也是青年干部练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的成长窍要。为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省政府研究室于2022年启动“青年干部学思践悟成长行动”,着力促进学思互促、知行互鉴、工学互融、开放互动的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以“学”明方向,打造青年干部创新学习的“大讲堂”。引导青年干部把“学”作为成长成才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前提,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真正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一是凝心铸魂学。坚持以政治学习为根本,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目标,系统开展党组导学、支部领学、分组研学、调研深学、履责用学、质效评学“六学联动、凝心铸魂”行动,3年多来集中学习90多次、开展研讨60多次,以深学塑品行、正三观、强党性、增信念,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二是蹲苗壮骨学。扎实开展每周学习、每月讲坛、全员交流、宣讲帮扶、专题辅导、研究阐释、小组研学、文稿服务、调查研究、教育培训等“十项深学塑能提升行动”,通过针对性学、精准化补、开放性思、体验性悟、实操性练、成果型转,让年轻干部健强身子骨、弥补短弱缺。三是敞开交流学。建立省市政府研究室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邀请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高校专家传经送宝,先后派8名业务骨干到财政、统计、工信、能源等部门跟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10多名干部先后受邀到40多个部门单位授课,形成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学起来的良好氛围。四是分门别类学。采取“自主化+兴趣型+开放式”组团,根据青年干部的专业特长和知识储备,跨处室组建区域经济、黄河战略、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8个研学小组,定期交流、信息共享,跟踪前沿领域,感知时代脉动,促进学思践悟。

  以“思”融省情,打造青年干部深度思考的“练兵场”。“思”是“学”的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是表象感知深刻化、感性认识理性化的演绎过程。积极引导年轻干部穿越浅层学习,用思考的“犁铧”划破封闭的头脑、激活创新的思维、贯穿知行的隔层,获得对事物本质性和规律性认知。一是立身大局思破局。紧扣“甘肃为何落后、高质量怎么发展,现代化如何建设”核心问题,重点就系统性把握甘肃发展特征禀赋“基本盘”、创新性打开高质量发展“破局点”、开创性打通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新通道”、集成化拿出破解制约发展“改革方案”等重大课题方面提出创新思路、硬核建议和务实举措。二是紧扣问题谋解题。围绕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等重大课题,按照“问题导向拟定计划—目标导向深调细研—结果导向总结提炼”流程,探究本质、解析机理、把握规律,抽丝剥茧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有效办法和管用措施。三是脚踏实地出实招。带着问题到工矿企业和田间地头,同生产一线人员面对面沟通,开展有深度、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头脑风暴式”研讨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同破题攻坚,争当“谋篇布局”的思考者、“踏石留印”的行动派、“脚上带泥”的实干家。

  以“践”验真知,打造青年干部以文辅政的“助推器”。“践”是“学”的落脚点、“思”的试金石、“悟”的“炼钢炉”,引导青年干部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课堂,在担当干事中提升能力水平。一是“工匠精神”写文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短实新”文风,发扬不怕劳苦、不畏清苦、不辞辛苦的优良作风,以“提笔就是决战,每天都在冲刺”状态高质量完成各类文稿。二是“有的放矢”深调研。聚焦中央及省上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把牢“正学风、改文风,强本领、提能力,写精品、出力作,树导向、塑形象,争一流、创佳绩”的主线要求,撰写《呈阅件》108篇,“聚焦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甘肃建设全国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推动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高质量发展”等建议转化为重要工作指导和重大决策部署。三是“最强大脑”做咨询。按照“视野要宽、工作要实、作用要好”原则,健全“专家专业+部门专长+研究室专责”用才借智机制,完成委托课题93个,编发《决策咨询》65期,领导批示26期,较好发挥资政辅治的智库作用。

  以“悟”促提升,打造青年干部历练成才的“孵化器”。“悟”是经历“学—思—践”之后,水到渠成的领悟与升华,是“否定之否定”后的认识飞跃。充分发挥研学行动作为政治锻造熔炉、能力提升平台、知行转化枢纽的载体效能,让青年干部获得内化于心、践履于行的才干素养。一是深悟实践提能力。深度学习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等重大课题和前沿领域,补知识短板、开眼界思维、识本质规律、强能力弱项,力求写文稿出思想出观点出精华,深调研谋在关键研出新意,做咨询汇聚众智共谋发展,探索有效机制提高转化率。二是深悟实干提质效。着力提升年轻干部理论与实践结合转化的能力水平、拓宽从全域看一域的视野格局、培养多维度研究问题的工作方法、锻造“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过硬作风,各研学小组深入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70多家单位和企业开展研学交流;紧盯事关甘肃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在《发展》杂志开设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决策咨询专家谈、农村固定观察点、兰洽会等理论宣传专栏,在《甘肃日报》《党的建设》等党报党刊刊发理论文章60多篇,转化成果40多篇。三是深悟实效强担当。把青年干部培养纳入党组、机关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点完善责任传导、协同保障、动力激发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党组成员当好导师勤指导,办公室精心保障强服务,机关党委强化统筹抓质效,注重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重大任务攻坚和“干部大讲堂”“我为‘十五五’献一策”等重要活动,奏响青年干部培育提质增效“大合唱”。

  “学、思、践、悟”既是一个反复验证、螺旋递进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持续迭代的成长历程。省政府研究室将“青年干部学思践悟成长行动”作为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夯实党建的有效载体、弥补干部培养短板的破题之举、提升辅政质效的有益实践,抓实政治统领、履职担当、学以致用、载体创新、保障支撑“五个强化”,锚定“我是谁、为了谁”的价值引领,把准“干什么、怎么干”的成长定位,树牢“石上磨、事上练”的锻才路径,破解“学不深、干不实”的育才瓶颈,营造“传帮带、搭舞台”的爱才氛围,引导青年干部“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知奋进、“践”然后知守责、“悟”然后明大道。D

  (作者系省政府研究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